[发明专利]用于深度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及其制法以及采用它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435.9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庞博;吴玉超;杜泽学;荣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J20/28;B01D53/02;H01M8/0668;C01B3/5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郑特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深度 脱除 氢气 一氧化碳 吸附剂 及其 制法 以及 采用 方法 | ||
1.一种用于深度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包含活性组分以及负载该活性组分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载体,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为一价铜或二价铜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深度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其中所述载体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800~2000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于深度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其中所述活性组分的担载量按该吸附剂的质量计为2.0~16mmol/g。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用于深度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其中所述一价或二价铜化合物为选自氧化亚铜、氧化铜、氯化亚铜、氯化铜、硝酸亚铜、硝酸铜、硫酸亚铜、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制备前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用于深度脱除氢气中一氧化碳的吸附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活性组分前驱体溶解在水中,并充分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
(2)用所得前驱体溶液分散浸渍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载体;
(3)将浸渍后的载体与前驱体溶液一起整体在40~100℃温度下干燥;及
(4)将干燥后的载体在惰性气氛中于150~300℃温度下烧结3~6小时,得到所述吸附剂。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前驱体为水溶性铜盐,可以是选自氯化铜、硝酸铜、醋酸铜、甲酸铜、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高比表面积活性炭载体的比表面积为800~2000m2/g。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或氮气。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浸渍使得所述活性组分的担载量按该吸附剂的质量计为2.0~16mmol/g。
10.一种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包括使含有一氧化碳的氢气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吸附剂或者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的方法制备的吸附剂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还包括在含有一氧化碳的氢气与所述吸附剂接触之前,活化该吸附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所述活化在惰性气氛下于280~320℃进行80~110分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的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所述一氧化碳在氢气中的浓度为1~200ppm。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吸附剂吸附饱和之后,通过减压或升温的方式进行脱附。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从氢气中深度脱除一氧化碳的方法,其中所述氢气是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4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高产能的晶粒接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