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需链条张紧器的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体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6426.3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许仲秋;刘光明;佘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2F1/00;F16H7/06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陈纪文 |
地址: | 421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需 链条 张紧器 机油 发动机 缸体 装配 方法 | ||
无需链条张紧器的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体及装配方法,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油泵、发动机缸体和链条,所述发动机缸体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轮,所述机油泵的传动轴安装有从动轮,所述链条用于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机油泵的泵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发动机缸体的安装部,每个安装部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一个U形槽,所述U形槽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轮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发动机缸体底部的两侧对应U形槽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底端可卡入对应的U形槽中并可沿U形槽移动,所述安装部和发动机缸体通过螺纹连接。本发明可减少零部件占用的空间,同时也能保证链条被拉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油泵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无需链条张紧器的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体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到一起后,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传动,通常需要将链条连接到二者的传动轮上,而为了顺利套装到两个传动轮上,链条的长度需要比实际所需更长,那么在套装之后为了将链条拉紧,则需要使用链条张紧器,以保证工作过程中的链条不会发生脱落。
链条张紧器作为一个单独的零部件,不仅需要占用一定的装配空间,并且由于和运行链条之间长期保持接触并产生摩擦,容易造成磨损,增大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链条张紧器的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体及装配方法,减少零部件占用的空间,同时也能保证链条被拉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需链条张紧器的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体,包括机油泵、发动机缸体和链条,所述发动机缸体的输出轴安装有主动轮,所述机油泵的传动轴安装有从动轮,所述链条用于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机油泵的泵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发动机缸体的安装部,每个安装部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一个U形槽,所述U形槽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轮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发动机缸体底部的两侧对应U形槽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底端可卡入对应的U形槽中并可沿U形槽移动,所述安装部和发动机缸体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套为筒形套。
更优选地,两个U形槽呈一前一后错开状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部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需链条张紧器的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装配体的装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所述机油泵,使所述发动机缸体底部的定位套卡入对应的U形槽的左端。
步骤二、将所述链条套装到主动轮与从动轮上。
步骤三、往左水平推动所述机油泵,使所述U形槽与定位套发生相对位移,直到所述U形槽的右端抵住定位套,此时可使所述链条呈拉紧状态。
步骤四、将所述安装部和发动机缸体通过螺纹连接,即可完成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的装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机油泵的安装部上开设U形槽,并在发动机缸体底部固定设置定位套,使得定位套能够和U形槽之间实现预定位,将U形槽的一端配合卡紧并抵靠住定位套之后即可套装链条,待链条套装好之后,通过水平推动机油泵,可使U形槽移动至其另一端抵靠住定位套,此时可将链条拉紧,最后再将安装部与发动机缸体螺纹连接即可实现机油泵与发动机缸体的装配工作了,由于链条已经处于拉紧状态,因此装配完成后无需再额外使用链条张紧器,减少了零部件占用的空间,避免产生因链条张紧器的磨损带来的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机油泵与定位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机油泵 2——发动机缸体 3——链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生产用多级分子筛脱水罐以及脱水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管道负压收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