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总氯、余氯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6785.9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李威桓;郭峰;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唐湘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氯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总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样品分成相同体积的第一份和第二份,
向第一份待测样品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值,加入过量释放剂,所述释放剂为碘化物或溴化物,所述释放剂与样品中的总氯发生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
将待测样品加热升温,并向样品中吹气,使生成的挥发性物质挥发而从样品中驱逐,
待样品中生成的挥发性物质挥发完全后,加入DPD酸式盐显色剂,混合均匀,获得第一吸光度信号值V1,
向第二份待测样品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值,加入过量释放剂,加入DPD酸式盐显色剂,混合均匀,获得第二吸光度信号值V2,所述第一份待测样品和第二份待测样品中加入的缓冲溶液、释放剂和DPD酸式盐显色剂完全相同,
将V2-V1的值代入标准工作曲线中,计算得到样品中总氯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碘化物采用碘化钾、碘化钠、碘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溴化物采用溴化钾、溴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升温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升温的温度为6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气采用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PD酸式盐显色剂采用DPD硫酸盐、DPD草酸盐或DPD盐酸盐中的一种。
6.一种余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测样品分成相同体积的第一份和第二份,
向第一份待测样品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值,加入过量释放剂,所述释放剂为碘化物或溴化物,所述释放剂与样品中的总氯发生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将待测样品加热升温,并向样品中吹气,使生成的挥发性物质挥发而从样品中驱逐,
待样品中生成的挥发性物质挥发完全后,加入DPD酸式盐显色剂,混合均匀,获得第一吸光度信号值V1,
向第二份待测样品中加入缓冲溶液调节pH值,加入DPD酸式盐显色剂,混合均匀,获得第二吸光度信号值V3,所述第一份待测样品和第二份待测样品中加入的缓冲溶液和DPD酸式盐显色剂完全相同,
将V3-V1的值代入标准工作曲线中,计算得到样品中余氯的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碘化物采用碘化钾、碘化钠、碘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溴化物采用溴化钾、溴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升温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升温的温度为60℃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气采用的气体为空气、氮气或者其他惰性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PD酸式盐显色剂采用DPD硫酸盐、DPD草酸盐或DPD盐酸盐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67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