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隔膜、电池隔膜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8758.5 | 申请日: | 202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金;程庚;范宇;姚坤;陈官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8/08;B29C65/00;B29C71/02;B29C55/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隔膜 生产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的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及电池隔膜,包括挤出机、烘箱、复合辊和拉伸辊组。挤出机用于将隔膜原料经过熔融后挤出,以得到基膜。烘箱用于对基膜进行退火处理。复合辊用于将经过退火处理的多层基膜复合形成复合膜。拉伸辊组包括冷拉段、热拉段和定型段,用于供复合膜依次通过,以拉伸复合膜,并形成电池隔膜,冷拉段包括第一压辊和冷拉辊,热拉段包括第二压辊和热拉辊,定型段包括第三压辊和定型辊,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加热辊,以使复合膜的正反两面受热均匀。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或第三压辊具有加热功能,使得拉伸过程中复合膜的正反两面受热均匀,有效提高了电池隔膜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隔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隔膜、电池隔膜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较高,适合大电流放电等特性,在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电动汽车、电力储能、通信储能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锂电池主要由四大配件组成,包括正、负极片,隔离膜(隔膜),电解液组成。其中锂电池隔离膜在电池中起隔离正负极,导通离子的作用,是锂电池重要组件之一。
电池隔膜的一致性是评价电池隔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使用极差判定方法来评价电池隔膜的一致性,具体的,实验中多层电池隔膜有3-20层,共同拉伸一次成型,通常测试每层隔膜的横向一侧到另一侧的透气值,最终用透气值极差来判定一致性的坏。现有的电池隔膜层间透气值极差通常大于70S,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电池隔膜一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池隔膜无法满足高一致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隔膜、电池隔膜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电池隔膜的一致性不高的问题。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池隔膜的生产设备,包括:
挤出机,所述挤出机用于将隔膜原料经过熔融后挤出,以得到基膜;
烘箱,所述烘箱用于对基膜进行退火处理;
复合辊,所述复合辊用于将经过退火处理的多层基膜复合形成复合膜;
以及拉伸辊组,所述拉伸辊组包括冷拉段、热拉段和定型段,用于供复合膜依次通过,以拉伸复合膜,并形成电池隔膜,所述冷拉段包括第一压辊和冷拉辊,所述第一压辊和冷拉辊间具有供复合膜通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热拉段包括第二压辊和热拉辊,所述第二压辊和热拉辊间具有供复合膜通过的第二间隙,所述定型段包括第三压辊和定型辊,所述第三压辊和定型辊间具有供复合膜通过的第三间隙,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中的至少一个采用加热辊,以使复合膜的正反两面受热均匀。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和第三压辊均采用加热辊,所述第一压辊的温度与冷拉辊的温度相同,所述第二压辊的温度与热拉辊的温度相同,所述第三压辊的温度与定型辊的温度相同。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辊和冷拉辊的温度均为a,a的取值范围为:40≤a≤90℃。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压辊和热拉辊的温度均为b,b的取值范围为:130≤b≤155℃。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压辊和定型辊的温度均为c,c的取值范围为:150≤c≤170℃。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膜的层数为d,d的取值范围为:3≤d≤20层。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伸辊组的拉伸放卷速度为e,e的取值范围为2≤e≤10m/min。
作为所述生产设备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膜原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晴和聚4-甲基戊烯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池隔膜的生产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膜生产设备,所述生产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8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