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中残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211.9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姚思源;韩永前;白欧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阳泰和九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祝倩 |
地址: | 2331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中残碱 含量 测定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中残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配制混合指示剂溶液;利用盐酸溶液滴定样品溶液;计算样品溶液中的残碱含量等步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酚酞‑甲基橙方法操作更加简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液中残碱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凭借它出色的能量密度,优秀的循环效率,倍率充放电效率,成为当前时代二次电池的新宠。最初既被广泛用于3C平台,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它优秀的输出功率使电动汽车的普及成为可能,也同样铺开了清洁能源的道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意义。在锂电池电极材料(如NCM三元正极材料、钛酸锂正负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生产中,由于其配料和工艺的原因,最终产品中都会含有碳酸锂或氢氧化锂的杂相。行业内将杂相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统称为残碱。
残碱不同于其他对材料性能无影响的杂质,而是一种影响电极材料产品多种物化性能的有害杂质。过高的残碱量会影响到电极材料粉体的加工性能,例如,匀浆困难,涂布不均匀,涂片后掉粉等。同时也会影响其电性能,产生锂离子缺陷,降低电子传输效率,使电池的内阻增大。更值得关注的是,残碱量高低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残留的碳酸盐杂质会在电池的高压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电池胀气,从而破坏电池内部的结构,使电池短路、保护电路失效,进而引发火灾等危害。
一般采用经典的双指示剂法测试溶液中的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含量,见GB/T11064-201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中第12部分碳酸根含量的测定方法。经典方案中,使用酚酞指示酸式滴定的碳酸根完全转化为碳酸氢根的反应终点(pH=8.2),使用甲基橙指示酸式滴定中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分子的反应终点(pH=4.2)。酚酞用于酸式滴定,指示结果不准确,且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不明显,更由于待测样品含有缓冲成分,则其实际误差更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溶液中残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混合指示剂溶液:分别配制一定体积的1g/L的甲基橙溶液、1g/L的甲酚红溶液、2g/L的亚甲基蓝溶液;将一定体积比的甲基橙溶液、甲酚红溶液、亚甲基蓝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指示剂;
(2)利用盐酸溶液滴定样品溶液:向盛有样品溶液液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指示剂,溶液变为半透明的紫黑色,将其置于铁架台上使用酸式滴定管进行滴定,边滴边震荡,以每滴酸液完全显色为宜,直至溶液经滴定震荡后变为草绿色,此时记录下消耗盐酸的体积V1;
调零酸式滴定管;
继续缓慢滴定至样品溶液由草绿色变为橙色,记录此时消耗的盐酸的体积,记为V2;
(3)计算样品溶液中的残碱含量:
样品溶液中氢氧根质量分A1=17.01c(V1-V2)/m×1000,ppm
样品溶液中碳酸根质量分数A2=60.02cV2/m×1000,ppm
样品溶液中总残碱量A0=A1+A2,ppm
其中,c为配制好的盐酸的摩尔浓度,mol/L;m为称取的样品质量,g。
进一步地,甲基橙溶液配制方法如下:取100mg甲基橙固体溶解于100mL水中,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加热搅拌10min至完全溶解,盛入100mL试剂瓶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阳泰和九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凤阳泰和九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