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公共电池更换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0824.2 | 申请日: | 202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摄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摄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G06Q20/18;G06Q20/32;G06Q20/3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公共 电池 更换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电动车公共电池更换系统,包括电动车及其电池(25),其特征在于:对同一电池型号的公共的所述电池(25),对应的所述的电动车是若干辆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电动车,至少为二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电动汽车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电池是二轮电动车或三轮电动车或电动汽车的电池;且不同型号的电动车的所有电池(25)通用锁固,即每辆电动车与每个电池(25)设有相同的相匹配的电池锁固装置,仅限于相同电池型号的公共的电池(25);
在相距一定空间距离上的若干地点设有电池回收充电站,所述的电池回收充电站是人工电池更换站或无人电池更换站;所述电池回收充电站设有电池充电装置,对送入电池回收充电站的电量不足的待充电池(25)回收充电,并在电池回收充电站中额外设有若干个充好电的电池(25),用于电动车接力使用;
在所述电池(25)上设有每个电池(25)的身份验证标识(2),所述身份验证标识(2)至少采用二维码或条形码或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或至少其中的一种;所述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设在电池(25)内,所述二维码或条形码设在电池(25)外壳(4)外表面,通过身份验证标识(2)能识别出至少包含有电池(25)的身份编号、电压及容量、型号的信息;
设一部上网手机,用于扫描和上传待充电池(25)和满充电池(25)的身份验证标识(2);所述的电池锁固装置包括电池固定组件和电池锁,在所述电池固定组件中,不同型号的电动车的电池(25)设在外壳(4)外表面上的固定匹配件(1)与不同型号的电动车车架中卡固电池(25)的固定架件相互匹配卡固;在所述的电池锁中,不同型号的电动车车架上的电池锁与不同型号的电动车电池(25)上的锁槽(3)相匹配卡固,仅限于同一型号的公共的电池(25);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个人身份验证码,便于扫描和身份验证,还实现用户的所述个人身份验证码在所述的两个电池(25)中切换;
所述的人工电池更换站,设有若干个电池充电模块,并设待充电池(25)存放区域和满充电池(25)存放区域,在有管理者照看下完成所述的待充电池(25)的充电和存放,及提取所述满充电池(25),完成电池更换信息的记录、上传,及电池(25)更换费用的扣缴;
所述的无人电池更换站,设有若干个电池充电桩(5),每个所述的电池充电桩(5)设有自动充电模块和电池充电线,或还设有待充电池(25)存放区域和满充电池(25)存放区域;
设一台带互联网连接及显示屏的计算机(15),用于用户对满充电池(25)的提取的控制,及对待充电池(25)的回收与识别,对待充电池(25)的充电,对电池更换信息的记录上传,对本次换电池(25)费用的网上扣取;
设一台连接互联网的手机或电脑,所述手机或电脑与所述计算机(15)连接;通过手机或电脑及电池更换软件,显示就近的所述的电池回收充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电池回收充电站内剩余的满充电池(25)数量;还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用户个人的电池使用信息、扣费信息;通过手机及电池更换软件,用户扫描满充电池(25)、待充电池(25)的身份验证标识(2),提取电池(25)、回收电池(25)并记录备案;
每个电池充电桩(5)设有电池端的所述无线射频识别电路(7),与计算机(15)的无线射频识别信号输入端进行连接,电池(25)中的无线射频识别芯片靠近无线射频识别电路(7),用于识别更换前后的电池(25)的身份验证标识(2),完成用户的个人身份验证码在的两块电池(25)中的切换;
电池充电桩(5)的控制输出端、输入端分别与计算机(15)的控制输入端、输出端相连;
每个电池充电桩(5)设有一个电池锁止器(23),所述的电池锁止器(23)的开锁控制端与计算机(15)的开锁动作输出端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摄,未经董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8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