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劈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3670.2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新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7/06 | 分类号: | B27L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劈木机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劈木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所述机体上端面且开口向上的堆料腔,所述机体内设有上料装置,当所述堆料腔内剩余较少木料时,上料装置运转推动剩余木料,所述堆料腔左侧设有劈木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劈木装置之间设有进料控制装置,所述进料控制装置控制每次进入所述劈木腔内的木料数量,本发明可自动地将木料送入劈木部件内,并控制住每次进入的木料数量,保证劈木的质量,同时避免了进入木料过多造成质量下降伸至设备损坏的情况,在堆积的木料较多时无需消耗动力,在堆积的木料较少时可自动启动上料部件工作,节省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劈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劈木机。
背景技术
木料是建筑、家居等行业最常使用的原材料之一,然而对于直径较大的木料堆存和运输等极为不便,因此需要将其劈裂以便于堆存等,当前的劈木机大多为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且有可能会因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操作人员受到伤害,而自动上料的劈木机大多无法保证劈木的质量,且消耗较多的能源。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前的劈木机大多为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且有可能会因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操作人员受到伤害,而自动上料的劈木机大多无法保证劈木的质量,且消耗较多的能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劈木机,本例的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劈木机,包括机体以及设于所述机体上端面且开口向上的堆料腔,所述机体内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对称且连通设于所述堆料腔前后壁下端的第一滑块腔,所述第一滑块腔左右壁之间可转动的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滑块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滑块,所述堆料腔右壁下端连通设有推板腔,所述推板腔内设有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推板,当所述堆料腔内剩余较少木料时,由所述推板推动剩余木料,所述堆料腔左侧设有劈木装置,所述劈木装置包括连通设于所述堆料腔左壁下端的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下壁左侧连通设有劈木腔,所述劈木腔内中间位置固定设有十字刀,所述劈木腔前壁连通设有滑杆腔,所述滑杆腔前壁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二螺杆,所述滑杆腔内可前后滑动的设有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杆的滑杆,所述滑杆后端伸至所述劈木腔内且固定设有推块,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劈木装置之间设有进料控制装置,所述进料控制装置包括连通设于所述进料通道下壁的第一挡板腔和第二挡板腔,所述第一挡板腔和所述第二挡板腔内分别可上下滑动的设有上端可伸至所述进料通道内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交替上下滑动以控制每次进入所述劈木腔内的木料数量。可优选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对称且连通设于所述堆料腔前后壁且于所述推板上方的翻板腔,所述翻板腔左右壁之间可转动的设有下端可翻转至所述堆料腔内的翻板,所述翻板下端与所述翻板腔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可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腔右侧设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左壁内且于所述第一螺杆的右侧可转动的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块腔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杆的右端,所述第二转轴右端固定设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下壁内可转动的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端固定设有啮合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的第三斜齿轮。
可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腔下方设有啮合腔,所述第三转轴下端延伸至所述啮合腔内且可上下滑动的设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三转轴圆周端面设有键槽,所述键槽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斜齿轮的键,所述键与所述键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啮合腔之间连通设有第二滑块腔,所述第二滑块腔上下壁之间前后对称位置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第二滑块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杆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前后两端延伸至所述啮合腔内且于所述第四斜齿轮上方固定设有抵杆,所述抵杆下端设有滚轮减少磨损。
可优选地,所述啮合腔之间的壁内且于所述第三转轴下方可转动的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于所述啮合腔内固定设有第九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下滑至下极限位置时,所述第四斜齿轮与所述第九斜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新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新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3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无线充电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