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4558.0 | 申请日: | 202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蒋超;韩磊;朱建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5;B62D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铝制 全框式前副 车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左纵梁、右纵梁均为铝制矩形型材,后横梁为铝制型材且外轮廓为矩形结构,后横梁内部增设有X型加强筋条,前横梁、后横梁与左纵梁、右纵梁通过前横纵梁右连接支架、前横纵梁左连接支架、后横纵梁左连接支架、后横纵梁右连接支架焊接成全框形结构,左纵梁上焊接有前下摆臂前衬套左安装支架、前下摆臂后衬套左安装支架、左前悬置支撑管,右纵梁上焊接有前下摆臂前衬套右安装支架、前下摆臂后衬套右安装支架、右前悬置支撑管,后横梁上焊接有左后悬置安装支架、右后悬置安装支架;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前副车架自身质量,增加了整车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纯电、混动车型通常使用钢制全框式前副车架,而新能源车型为保证续航里程及电池容量,整车整备质量相较于传统燃油车重。因整备质量重导致的载荷增加,相较于传统燃油车,钢制副车架承载载荷更大,质量更重,且会影响整车质量目标的达成,减小整车续航里程,造成整车品质的降低及顾客抱怨。这就要求底盘悬架零件具有良好的轻量化设计要,尤其是副车架需严格控制其质量。目前,钢制全框式副车架基本为冲焊零件,具有冲压零件多、焊接工序多,质量重的缺点,此外各个安装点均为冲压、焊接结构,尺寸精度不易控制,易产生紧固件力矩损失,衬套安装位异响等问题。
此外,随着现代社会车辆的节能减排要求、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新能源车逐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除了承载电机总成,保证转向机、控制臂、稳定杆等零件的安装位置以外,更需要其本身具有良好的轻量化设计要求,以满足整车质量目标,增加整车续航里程。现有钢制副车架如应用于新能源车型,质量重、安装精度不易保证,且会影响整车质量目标的达成,减小整车续航里程,造成整车品质的降低及顾客抱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前副车架自身质量,增加了整车续航里程,避免传统钢制前副车架所存在的质量重,减小整车续航里程,造成整车品质降低及顾客抱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包括前横梁3、后横梁13、左纵梁8、右纵梁18,所述前横梁3、后横梁13、左纵梁8、右纵梁18围合成框式结构,所述前横梁3、左纵梁8、右纵梁18均为铝制矩形型材,所述后横梁13为铝制型材且外轮廓为矩形结构,所述后横梁13内部增设有X型加强筋条,所述前横梁3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前横纵梁左连接支架4、前横纵梁右连接支架2与左纵梁8、右纵梁18前端焊接连接,所述后横梁13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后横纵梁左连接支架10、后横纵梁右连接支架15与左纵梁8、右纵梁18后端焊接连接,所述前横纵梁左连接支架4、前横纵梁右连接支架2前端分别焊接有前衬套左安装支架5、前衬套右安装支架1,所述后横纵梁左连接支架10、后横纵梁右连接支架15后端分别焊接有后衬套左安装套管11、后衬套右安装套管16,所述前衬套左安装支架5、前衬套右安装支架1、后衬套左安装套管11、后衬套右安装套管16焊接于四个角落,所述左纵梁8上焊接有前下摆臂前衬套左安装支架6、前下摆臂后衬套左安装支架9、左前悬置支撑管7,所述右纵梁18上焊接有前下摆臂前衬套右安装支架20、前下摆臂后衬套右安装支架17、右前悬置支撑管19,所述后横梁13上焊接有左后悬置安装支架12、右后悬置安装支架14。
进一步地,所述后横纵梁左连接支架10、后横纵梁右连接支架15内部均设置有X型加强筋条二22,所述X型加强筋条二22的横截面呈X形,所述X型加强筋条二22的四个端点分别与后横纵梁左连接支架10、后横纵梁右连接支架15型腔内部的四个转角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前下摆臂前衬套左安装支架6与前下摆臂前衬套右安装支架20、以及前下摆臂后衬套左安装支架9与前下摆臂后衬套右安装支架17、以及左前悬置支撑管7与右前悬置支撑管19分别左右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未经麦格纳卫蓝新能源汽车技术(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坯件多功能自动粗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清理型管件内孔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