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5769.6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青;汤伟毕;齐俊麟;杨靖;陶然;龚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C5/00 | 分类号: | E02C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船机 安全 机构 间隙 调整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联轴器(1)和驱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联轴器(1)包括下回旋支撑盘(11)、连接轴(12)和抱箍(13),下回旋支撑盘(11)与连接轴(12)同轴连接,抱箍(13)用于将下回旋支撑盘(11)与安全机构驱动轴的上回旋支撑盘(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回旋支撑盘(11)为带花键圆环结构,所述带花键圆环结构用于与上回旋支撑盘(3)花键圆环结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抱箍(13)包括两个圆弧形固定槽板(13.1),两个圆弧形固定槽板(13.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两个圆弧形固定槽板(13.1)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圆弧形固定槽板(13.1)内壁为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2)为双向棘轮扳手,双向棘轮扳手用于驱动连接轴(12)转动;双向棘轮扳手包括棘轮(21),棘轮(21)中心设有环形凸齿,连接轴(12)下部设有环形齿槽,环形齿槽与环形凸齿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棘轮扳手上设有刻度环盘(22)和指针(23),刻度环盘(22)与棘轮(21)平行且同轴设置;刻度环盘(22)与棘轮(21)固定连接,指针(23)设置在双向棘轮扳手的外壳上;刻度环盘(22)通过螺丝和垫片与棘轮(21)连接,刻度环盘(22)与双向棘轮扳手的外壳设有间隙;双向棘轮扳手下方设有限位堵头(25),限位堵头(25)用于通过螺丝与连接轴(12)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双向棘轮扳手可拆卸地设有加力杆(2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断开需要调整船厢姿态驱动点减速器与同步轴的连接,并将船厢姿态调整水平,回装同步轴;
步骤2)、分别测量安全机构螺纹副上间隙和安全机构螺纹副下间隙值,确定间隙调整方向;
步骤3)、拆除安全机构驱动万向联轴器,将安全机构盘车装置下回旋支撑盘(11)与上回旋支撑盘(3)对位啮合,用抱箍(13)将下回旋支撑盘(11)与上回旋支撑盘(3)夹紧;
步骤4)、采用装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安全机构,其中顺时针旋转时安全机构螺纹副上间隙变大,安全机构螺纹副下间隙变小,逆时针旋转时安全机构螺纹副上间隙变小,安全机构螺纹副下间隙变大;
步骤5)、测量安全机构螺纹副上间隙与安全机构螺纹副下间隙值,对比间隙值,若∣d1-d2∣≤Δd0,则间隙调整完成,若∣d1-d2∣>Δd0,则重复步骤4),直至∣d1-d2∣≤Δd0,间隙调整完成;
步骤6)、回装安全机构驱动万向联轴器,恢复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船机安全机构间隙调整装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机构螺纹副上间隙和安全机构螺纹副下间隙调整时转动角度为ω1=2ω2,其中ω1为盘车装置转动角度,ω2为旋转螺杆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未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7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用综合采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RSD的电磁炮消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