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厚板的单线式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6555.0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庆峰;刘斌;王笑波;刘晔;姚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4 | 分类号: | B21B1/24;B21B15/00;B21B38/00;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板 单线 生产工艺 | ||
1.一种中厚板的单线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轧机轧制工序、在线冷却工序、热矫直工序、探伤前冷却工序、UT探伤工序、切头剪工序、双边剪切工序和定尺剪切工序:
所述的轧机轧制工序中,依次通过粗轧机、精轧机将钢板轧制成目标尺寸后,轧制后的钢板进入在线冷却工序;
所述的在线冷却工序中,利用在线冷却装置对钢板进行冷却,钢板冷却完成后送入热矫直工序;
所述的热矫直工序中,利用热矫直机将钢板矫平,钢板矫平完成后送入探伤前冷却工序;
所述的探伤前冷却工序中,利用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对钢板进行冷却,钢板冷却完成后送入探伤工序;
所述的探伤前冷却工序中,对探伤前钢板温度进行检测,当钢板的温度小于UT探伤允许温度时,直接进入UT探伤工序,当钢板的温度大于UT探伤允许温度时,启动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对钢板进行冷却,直到钢板的温度小于UT探伤允许温度,冷却后的钢板进入UT探伤工序;
所述的UT探伤工序中,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钢板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进入切头剪工序、双边剪切工序和定尺剪工序;
所述的切头剪工序、双边剪切工序和定尺剪切工序中,利用切头剪装置切除钢板头尾圆角和分段,然后进入双边剪切工序,利用双边剪切装置对钢板进行双边剪切后,进入定尺剪切工序中,利用定尺剪切装置对钢板剪切成设定尺寸的钢板后,形成成品钢板;
所述的粗轧机、精轧机、在线冷却装置、热矫直机、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超声波探伤仪、切头剪装置、双边剪切装置、定尺剪切装置按照先后顺序沿着一条钢板输送线布置,所述的钢板输送线,用以按上述工序将钢板间歇式地输送到相应的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的单线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伤前冷却工序中,钢板被钢板输送线移动到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中后停止,利用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入口处的入口温度传感器对钢板输送线上的钢板的温度进行检测,入口温度传感器将钢板的温度信息传送给控制器,当钢板的温度小于UT探伤允许温度时,控制器启动钢板输送线中的电机,使钢板输送线将钢板移动到下一工序的UT探伤工位;当钢板的温度大于UT探伤允许温度时,启动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中的循环泵,利用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中的下排冷却液喷管和上排冷却液喷管分别对钢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喷冷却介质进行冷却,钢板移出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前,利用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出口处的出口温度传感器对钢板再次进行温度检测,直到钢板的温度小于UT探伤允许温度后,控制器才启动钢板输送线将钢板送到下一工序的UT探伤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厚板的单线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坯加热工序和除鳞工序,所述板坯加热工序中,板坯经加热炉加热后出炉,进入除鳞工序;在除鳞工序中,利用除鳞机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高压水除鳞处理,以去除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然后进入所述的轧机轧制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厚板的单线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伤前在线冷却装置,包括集液槽、固定架、下排冷却液喷管和上排冷却液喷管,下排冷却液喷管和上排冷却液喷管固定在固定架的两侧壁上,固定架支撑在集液槽上,所述钢板输送线从固定架中穿过,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为钢板入口端,另一端为钢板出口端,所述下排冷却液喷管的高度低于钢板输送线的高度,上排冷却液喷管位于钢板输送线的上方,所述下排冷却液喷管由多个下冷却液喷管构成,多个下冷却液喷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且间隔分布,每个下冷却液喷管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向上喷液的冷却液喷头;上排冷却液喷管由多个上冷却液喷管构成,多个上冷却液喷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互平行且间隔分布,每个上冷却液喷管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向下喷液的冷却液喷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厚板的单线式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输送线采用的是输送辊道,所述的输送辊道中的一部分输送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集液槽的两侧壁的顶面上,一个输送辊对应一个减速器和一个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输送辊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5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