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度自动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8123.3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栋;苏建仓;李梅;李锐;程杰;胡祥刚;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G01B11/2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郑丽红 |
地址: | 71002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自动 调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度自动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解决现有同轴度调整机构及方法仅适用于设备安装调试初期,对于后期同轴度变化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并不适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和调整单元;激光测距仪在外筒两端各布置四个;调整单元设置在内筒和外筒之间,且两端各布置四个;调整单元包括外支撑组件、内调节组件、旋转螺杆和电机;本发明装置通过内、外筒两端八套同轴度调整单元可以实现内外筒之间较为准确地同轴度调整;配合八个激光测距仪及相应计算方法可以实时得出内外筒的同轴度便于机构进行实时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度自动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内外筒结构电气设备的同轴度自动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某些高压电气设备一般具有内、外筒结构,且对内、外筒同轴度具有一定的要求。传统方式一般通过对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总装集成精度来实现电气设备内、外筒的同轴度要求;传统方式可以在设备组装初期保证设备同轴度要求,后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材料变形、零部件装配关系变化等使内、外筒同轴度发生变化,因为后期无法调整内外筒同轴度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因此不适用于对同轴度要求始终较高的电气设备。
申请号为CN201910671491.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枪的阴极与聚焦极同轴度调整装置、系统及方法,通过旋转微分头实现聚焦极压块带动聚焦极组件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进而调整阴极与聚焦极之间的同轴度。申请号为CN201910381931.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调整法兰同轴度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调整两个管线法兰的同轴度,最终实现两个管线法兰的同轴度和平行度满足使用需求。申请号为CN201910007882.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应对细短轴的同轴度调节机构,该机构可以进行三轴调整,通过角向偏差调整、平行偏差调整克服了发动机与测功机连接的同轴度问题。以上发明专利均是在安装或调试阶段对部组件的同轴度进行调整,并在调整方法和装置上提出了新的思路,但仅适用于安装调试阶段,对于后期同轴度变化需要再次进行调整的并不完全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同轴度调整机构及方法仅适用于设备安装调试初期,对于后期同轴度变化需要再次进行调整的并不适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同轴度自动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该装置和方法在设备外筒两端各布置有四个激光测距仪,通过每端四个激光测距仪测量的内、外筒之间半径差值分别推算两端内、外筒截面圆心之差,并将结果无线回传至控制器内。同时,内、外筒两端各安装有四套间距调整单元,根据控制器发出的无线控制指令,驱动间距调整单元内的电机使内筒两端分别在截面平面内运动,最终使内、外筒两端截面圆心之差在指定范围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轴度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装在内筒外部,还包括激光测距仪和调整单元;所述激光测距仪在外筒两端各布置四个,每端四个两两分别呈90°安装于外筒内壁上,且激光测距仪发射的激光束能发射至内筒外壁上;所述调整单元设置在内筒和外筒之间,且两端各布置四个,每端四个两两分别呈90°安装于外筒内壁上,且安装位置与激光测距仪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调整单元包括外支撑组件、内调节组件、旋转螺杆和电机;所述外支撑组件包括外支撑底座、外支撑板、外支撑杆和多根外支撑弹簧;所述外支撑底座的底端与外筒连接,顶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外支撑板安装在滑槽内,且能够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外支撑弹簧设置在外支撑板和外支撑底座之间,且其安装方向与外支撑板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外支撑杆为中空结构,其底端固定设置在外支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