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8441.X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志;潘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K11/33;H02K11/215;H02K5/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集成 永磁 交流 伺服系统 | ||
1.一种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包括控制器(1)、永磁交流电动机(2)、反馈装置(3)和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永磁交流电动机(2)、反馈装置(3)和电源电路均安装于一电气装置盒(6)内,且所述控制器(1)、永磁交流电动机(2)、反馈装置(3)和电源电路在所述电气装置盒(6)内相互电气连接,所述电气装置盒(6)内引出有电源线(82)和通讯线(83),所述电源线(82)位于所述电气装置盒(6)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源电路,所述通讯线(83)位于所述电气装置盒(6)内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IPM模块(41),且所述控制器(1)通过所述IPM模块(41)连接于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及其外围电路、电源电路和反馈装置(3)均集成于一PCB线路板(5)上,且所述PCB线路板(5)固定于所述电气装置盒(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装置盒(6)包括永磁交流电动机壳体(61)和位于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壳体(61)尾部且呈中空结构的尾部壳体(62),所述PCB线路板(5)位于所述尾部壳体(62)中,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2)位于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壳体(61)中,且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2)的输出轴(21)延伸至永磁交流电动机壳体(61)的前端外部,永磁交流电动机(2)的动力线延伸至尾部壳体(62)中以使动力线连接于所述IPM模块(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线路板(5)的周向外侧具有安装半孔(51),所述尾部壳体(62)周向内侧具有与所述安装半孔(51)相适配的安装螺纹孔(64),以使所述PCB线路板(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尾部壳体(6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壳体(62)与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壳体(61)之间具有用于隔热和密封的密封隔热垫(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壳体(62)远离所述永磁交流电动机壳体(61)的一端具有若干用于构成散热器的散热柱(63)以使散热器与所述尾部壳体(62)呈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壳体(62)的上端面开设有接线过孔(65),所述接线过孔(65)上盖设有能够穿过所述电源线(82)和通讯线(83)的接线盖(81)以使电源线(82)和通讯线(83)从外部穿入至所述尾部壳体(62)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包括用以系统运算的DSP芯片和用以对各种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用集成式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装置(3)包括采用GMR技术获取角度数据的磁角度传感器,且所述磁角度传感器通过SPI接口连接于DSP芯片以使DSP芯片直接读取磁角度传感器的角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山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4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