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撕碎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8730.X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1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湘洪;李泽;杨岱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5/00 | 分类号: | B02C25/00;B02C18/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思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5 | 代理人: | 肖文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开发区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撕碎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撕碎机控制系统,包括负载监测装置、动力调控装置、旋转调控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负载监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并将监测到的刀辊的负载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动力调控装置接收控制装置发出的力矩控制信号并控制刀辊的输入力矩及转速;旋转调控装置接收控制装置发出的旋转控制信号并控制刀辊的旋转方向及启停;控制装置接收负载监测装置发出的刀辊的负载信号并根据预设的处理程式生成力矩控制信号或旋转控制信号。本发明还公开撕碎机控制方法,包括:负载监测装置将监测到的刀辊的负载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按照预设的处理程式生成力矩控制信号或旋转控制信号,以调节刀辊的输入力矩及转速,或者控制刀辊的旋转方向及启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撕碎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安装有刀辊的撕碎机将废钢筋等物料粉碎后进行回收。撕碎机的主要结构包括动力装置、刀辊、控制系统、进料斗。进料输送带将废钢筋等物料输送至进料斗,并倾倒至刀辊处;动力装置为刀辊旋转提供动力,两个刀辊相对地旋转,两个刀辊上的齿将废钢筋剪切撕扯成碎粒。由于撕碎机的动力装置的功率是固定的,因此刀辊的输入功率为刀辊输入力矩和刀辊转速的乘积。当刀辊的输入功率一定时,刀辊的输入力矩与刀辊的旋转转速成反比例关系。因此输入力矩增大时,刀辊的转速必然下降;刀辊的转速增大时,输入力矩必然下降。
在实际工作中,刀辊的负载会随着所输送至进料斗中的废钢筋的数量、废钢筋的规格不同而发生变化。当废钢筋的数量增加或规格增大时,刀辊的负载就会增大。若此时刀辊上的输入力矩不能随之增大,则刀辊的输入力矩会小于刀辊的负载力矩,刀辊就会发生堵转。现有技术中的撕碎机设备一旦堵转,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处理,耗时长,效率低,工作强度高。当废钢筋的数量减少或规格减小时,刀辊的负载就会减小。若此时不能提高刀辊转速,使刀辊单位时间内剪切更多的钢筋,则导致撕碎机小负荷、甚至空转运行,造成撕碎机的负载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撕碎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撕碎机不能根据刀辊的负载,自动调整刀辊的输入力矩、转速;撕碎机不能自动处理堵转,需要人工手动处理,处理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撕碎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撕碎机不能根据刀辊的负载,自动调整刀辊的输入力矩、转速,设备效率低;不能自动处理堵转,需要人工手动处理,处理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撕碎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撕碎机刀辊的运转,包括负载监测装置、动力调控装置、旋转调控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负载监测装置与所述动力调控装置连接以监测刀辊的负载信号,所述负载监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并将监测到的刀辊的负载信号输出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动力调控装置与刀辊连接以驱动刀辊旋转,所述动力调控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力矩控制信号并控制刀辊的输入力矩及转速;
所述旋转调控装置设置于所述动力调控装置的动力输入回路中,所述旋转调控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出的旋转控制信号并控制刀辊的旋转方向及启停;
所述控制装置接收所述负载监测装置发出的刀辊的负载信号,并根据预设的处理程式生成力矩控制信号或旋转控制信号,所述力矩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动力调控装置以调节刀辊的输入力矩,所述旋转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旋转调控装置控制以控制刀辊的旋转方向及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7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