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2180.9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敏杰;肖盼盼;章骞;李钰金;张凌晶;孙乐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7/24 | 分类号: | A23L27/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鱼类 加工 副产物 生产 调味品 方法 | ||
1.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为原料加入食盐制备调味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鱼类加工副产物选自低价值鱼的加工副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搅碎后加食盐成为发酵物料;(2)发酵过程中定时搅拌,日晒夜露,自然发酵;(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与残渣分离,得到发酵液;(4)发酵液经高温灭菌,装瓶成为调味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鱼类加工副产物至少包括鱼头、鱼尾、鱼内脏以及鱼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的比例为鱼类加工副产物∶酱油豆渣=10:1(W:W)混合后,添加1%的虾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物的食盐含量为17.5%-22.5%质量比。
7.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定时搅拌为早晚各搅拌一次。
8.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发酵液与残渣分离的方法是离心分离,且离心条件为5000-6000r/min离心10-15min,过滤后取得调味品样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长为20分钟。
10.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周期为60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1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牙床
- 下一篇:一种肛周疾病康复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