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881.2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利;刘海明;段福海;王淑艳;邢海洋;孟芳;许舰;吴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姚志远;郝文博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系统 操作方法 | ||
1.一种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操纵盘、内循环风门、外循环风门,其中,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操纵盘固定连接,所述操纵盘的一侧具有内循环轨道,且另一侧具有外循环轨道,所述内循环风门和所述外循环风门分别具有内连接轴和外连接轴,所述内连接轴和所述外连接轴分别能够在所述内循环轨道和所述外循环轨道中滑动以带动所述内循环风门和所述外循环风门旋转,所述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
接收脉冲信号,所述脉冲信号至少决定于车速变化量,所述脉冲信号包括步进电机转动的预设方向和转动的预设步数;
驱动所述步进电机按照所述预设方向转动所述预设步数,以带动所述操纵盘旋转,从而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且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预设的第一比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第一空调系统操作模式下:
所述预设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预设步数为0步,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为0°,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为60°,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0:1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第二空调系统操作模式下:
所述预设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预设步数为1040步,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为45°,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为60°,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25:7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车速变化量与第一预定值作比较;
当所述车速变化量超过所述第一预定值时,将所述空调系统的鼓风机风量档位与第二预定值作比较;
当所述鼓风机风量档位小于所述第二预定值时,判断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是否为0°和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是否为60°;
若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0°且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60°时,执行所述第二空调系统操作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第三空调系统操作模式下:
所述预设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预设步数为1840步,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为75°,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为60°,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35:6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第四空调系统操作模式下:
所述预设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预设步数为2440步,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为75°,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为39°,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55: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第五空调系统操作模式下:
所述预设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预设步数为3040步,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为75°,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为21°,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80:2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的第六空调系统操作模式下:
所述预设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述预设步数为3840步,使得所述内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为75°,所述外循环风门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为0°,使得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气量和外进气量的进气比例为100:0。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空调系统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定室外温度T1、发动机水温T2、空调设定温度T3或室内温度T4的温度区间范围和车速信号V1的速度区间范围;
当室外温度T1处于第一预定温度区间,发动机水温T2处于第二温度区间,空调设定温度T3处于第三温度区间,车速信号V1处于第一速度区间,空调设定温度T3高于室内温度T4的第一预定差值温度,且空调处于采暖需求时,则执行所述第三空调系统操作模式、第四空调系统操作模式或第五空调系统操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8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