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2932.1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V40/10;H04N7/18;G08B21/24;H05B47/1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启信展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9 | 代理人: | 袁艳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近视 功能 学生 习用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包括CPU处理模块,所述CPU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光线检测模块,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可检测桌面范围内的光线强弱,并反馈给CPU处理模块;所述CPU处理模块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光照调节模块,所述光照调节模块电性连接于可调节光照强度的台灯,所述光照调节模块可根据光线检测模块反馈的信号,来调节台灯的光照强度;所述CPU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有距离检测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可检测使用者眼睛和桌面之间的距离,并反馈给CPU处理模块,本发明可解决不便于调节距离设定,不方便监督和交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近视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青少年和儿童的近视发病率逐年提高,高中阶段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超过75%,近视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更大的因素是因为不当的用眼习惯,如用眼时光线不当、坐姿不当以及用眼时间不当。
部分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虽然具有距离检测功能,但是每个学生的身高并不相同,眼睛和桌面的距离也不相同,即使对每个学生都进行相应的距离设定,当学生更换时,仍然需要再次设定,并不方便,部分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没有远程联络的功能,不方便家长监督,也不方便使用者和其他使用者相互监督相互激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人体识别模块和对比模块电性连接,对比模块中储存有不同身高的标准坐姿,人体识别模块可识别不同升高的使用者的坐姿,网络连接模块可通过网络和其他使用者视频连接,并且网络连接模块电性连接有远程监控模块,远程监控模块信号连接有手机APP,家长可进行远程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不便于调节距离设定,不方便监督和交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近视功能的学生学习用辅助系统,包括CPU处理模块,所述CPU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光线检测模块,所述光线检测模块可检测桌面范围内的光线强弱,并反馈给CPU处理模块;
所述CPU处理模块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光照调节模块,所述光照调节模块电性连接于可调节光照强度的台灯,所述光照调节模块可根据光线检测模块反馈的信号,来调节台灯的光照强度;
所述CPU处理模块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有距离检测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可检测使用者眼睛和桌面之间的距离,并反馈给CPU处理模块;
所述CPU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当距离检测模块检测到使用者眼睛和桌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CPU处理模块可通过显示模块对使用者发出警告,提醒使用者纠正自己的坐姿;
所述CPU处理模块包括人体识别模块,所述人体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有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中储存有不同身高的标准坐姿,所述人体识别模块可识别使用者的坐姿,然后通过对比模块的对比,辨别使用者的坐姿是否存在陋习,若使用者坐姿不符合标准,则通过显示模块给与警告;
所述CPU处理模块包括网络连接模块,所述网络连接模块可通过网络连接和其他使用者连接,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对方的画面,可相互监督和激励,所述网络连接模块电性连接有远程监控模块,所述远程监控模块信号连接有手机APP,家长可进行远程监督。
优选的,所述距离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放置于桌面上,距离检测模块中包括人脸识别功能和测距功能,可检测使用者的眼睛和桌面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具体为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语音喇叭,当人体识别模块检测到使用者坐姿不符合标准时,则可通过显示模块给与图像或声音警告。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设置有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显示屏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2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