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叉调距装置及叉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3466.9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4 | 分类号: | B66F9/14;B66F9/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叉调距 装置 叉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叉调距装置及叉车,包括货叉架,所述货叉架上安装第一套筒货叉、第二套筒货叉、第一货叉轴、第二货叉轴、第一调距油缸和第二调距油缸,其中所述第一货叉轴及所述第二货叉轴穿过所述货叉架,所述第一调距油缸的活塞杆杆头通过第一货叉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套筒货叉连接,所述第二调距油缸的活塞杆杆头通过第二货叉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套筒货叉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调距油缸和所述第二调距油缸从一端或另一端同时进油时,控制所述第一套筒货叉和所述第二套筒货叉同时面向移动或背向移动。本发明可以实现货叉间距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用于长度较长、或长度尺寸规格变化多样的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货叉调距装置及叉车。
背景技术
如今的物流行业高速发展,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面对许多大小各异、规格不同的货物分流、分拣也给相应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普通搬运设备,如叉车的货叉间距(外侧距)一般在1米以内,只适合叉取长度方向较小的货物。面对长度尺寸超过2米,4米,甚至6米、8米以及以上的长货物(如板材,铝型材、玻璃、管材类等货物),普通叉车的货叉间距较小,无法满足这种长度的货物搬运。因此,普通叉车如何提升自身对不同规格货物搬运堆垛的适应性,成为许多叉车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的叉车通常使用链条带动挂钩式货叉实现调距,采用上述结构,不但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抖动等问题,不能保证运输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且运输不平稳、安全性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运输平稳、安全性高的货叉调距装置及叉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货叉调距装置,包括货叉架,所述货叉架上安装第一套筒货叉、第二套筒货叉、第一货叉轴、第二货叉轴、第一调距油缸和第二调距油缸,其中所述第一货叉轴及所述第二货叉轴穿过所述货叉架,所述第一调距油缸的活塞杆杆头通过第一货叉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套筒货叉连接,所述第二调距油缸的活塞杆杆头通过第二货叉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套筒货叉连接,当所述第一调距油缸和所述第二调距油缸从一端同时进油时,所述第一调距油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调距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外伸,使所述第一套筒货叉和所述第二套筒货叉沿所述第一货叉轴和第二货叉轴同时背向移动,当所述第一调距油缸和所述第二调距油缸从另一端同时进油时,所述第一调距油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调距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回缩,使所述第一套筒货叉和所述第二套筒货叉沿所述第一货叉轴和第二货叉轴同时面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叉架呈对称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以及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其中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均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上方,且所述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耳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耳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货叉上设有第一止转面,所述第二套筒货叉上设有第二止转面,且所述第一止转面和所述第二止转面均紧贴在所述货叉架的第二横梁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货叉轴和所述第二货叉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端压板和第二轴端压板,所述第一货叉轴固定在第一轴端压板上,且所述第一轴端压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货叉轴30B固定在第二轴端压板31B上,且所述第二轴端压板31B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B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距油缸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调距油缸的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先锋物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3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