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课堂坐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4142.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刘宸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伞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冯静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课堂 坐姿 数据 采集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课堂坐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视距检测装置、服务器和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用于上传第一数据信息;所述视距检测装置用于监控监控装置使用的情况和学生坐姿;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客户端、所述视距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出在上课时间范围内学生坐姿保持状况、教师上课时使用所述视距检测装置的使用时长及是否及时纠正学生坐姿学校通过对本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可客观的对教师预防近视工作进行评定,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指导教师和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坐姿矫正设备,最大可能的预防近视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姿纠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课堂坐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在校期间,学生坐姿是否正确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视力。而近视主要是视距不正确导致。由于学校每个班的学生很多,教师对于学生视距是否正确不能做到长期及时有效的提醒,所以导致了中国近视率高发。
为了降低近视率,有些学校采用了一些坐姿矫正设备,但是设备的使用效果参差不齐,学校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如果能获得坐姿矫正设备的使用数据,就能知道设备的使用时间及时长,每个学生的坐姿情况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后,根据结果指导任课教师和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坐姿矫正设备,最大可能的预防近视的发生概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课堂坐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学校科学管理,督促教师和学生科学合理使用坐姿矫正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课堂坐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视距检测装置、服务器和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用于上传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课程开设信息、授课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情况、学籍号和所述视距检测装置的唯一识别码;所述唯一识别码与学籍号配对信息;
所述视距检测装置用于监控监控装置使用的情况和学生坐姿;
具体的:当所述视距检测装置改变开机或关机状态时,对所述视距检测装置开机关机的时间进行记录保存;
当所述视距检测装置开启时,检测到因学生坐姿不正确而导致视距小于设定值时,使所述视距检测装置上的报警器开启;当学生坐姿恢复正确后,关闭所述视距检测装置上的报警器,所述视距检测装置记录并上传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包括:视距检测装置每次的开机关机时间、视距检测装装置的唯一识别码、每次触发的开始时间和触发结束时间;
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客户端、所述视距检测装置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得出在上课时间范围内学生坐姿保持状况、教师上课时使用所述视距检测装置的使用时长及是否及时纠正学生坐姿。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查询终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查询学生坐姿,便于学校对教师的监督和提醒;也便于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和提醒。
可选的,所述查询终端为电脑、手机或平板。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为电脑、手机、平板及条码扫描枪。
可选的,所述视距检测装置包括:
限高支臂、触控开关、控制电路和报警器;
所述限高支臂的下端固定在学生侧桌面上;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所述限高支臂的顶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限高支臂的内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限高支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伞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伞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混合隐朴素贝叶斯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
- 下一篇:血管标注方法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