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机械器官灌注液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4242.X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游可为;史国营;陈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方(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润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C07K14/805;C07K1/18;C07K1/107;C07K1/34;C07K1/36;C07K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崔锡强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机械 器官 灌注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温机械器官灌注液及其用途,具体提供了离体器官灌注液在制备用于保存移植用离体器官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基于每1000mL的总体积,所述离体器官灌注液由以下物质组成:基于每10g的高分子聚合血红蛋白,所述离体器官灌注液包括:高分子聚合血红蛋白10g,葡萄糖2.5‑4g,肝素钠7500‑10000u,氯化钠2‑3g,头孢西丁钠0.5‑0.75g,碳酸氢钠0.37‑0.5g,10%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20mL,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0.05‑0.08mL,胰岛素50‑80u,和余量水。该灌注液可发挥更长时间载氧和释氧功能,从而显著延长离体器官的灌注保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机械器官灌注液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人类很多的疾病来自细胞、组织、器官坏死,从而导致功能丧失,引发人体残疾,甚至死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日趋成熟,单从手术角度来说:器官移植技术已很完美,换头手术都不是大问题。而事实上,器官移植目前仍面临种种困难,对离体器官的保存就是其中之一。器官移植必需移植活的器官,因此,供移植用的器官,从切离供者体内之时起直到其主要血管与受者血管接通期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解剖结构和活性,是移植成功的一个前提。但是,任何器官一旦失去血液供应,细胞得不到所必需的氧和养料,在常温下于短期内即会死亡。能耐受的时间是极短的,如心、肝仅10-15分钟,肾约在45-60分钟,若超过上述时限,移植后就很难恢复功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则要求常温下的缺血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超过3-5分钟,最长不超过7-8分钟。然而,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完成移植手术。因此,必需设法使离体器官的活性能长时间维持。
为延长对离体器官的保存时间,科学家探讨了多种方法,其中,低温保存是现在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其虽然可以有效延长器官的保存时间,可低温保存对细胞的损伤也很明显,正常情况下,细胞浸浴在高钠低钾的细胞外液内,细胞膜内的Na-K ATP酶(Na泵)细胞内外钠、钾比,钠、钾交换由氧化磷酸化供能。当代谢被抑制,Na泵得不到ATP供给,细胞内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致细胞水肿。细胞内蛋白质与非透过性阴离子产生渗透拉力大约110-140mOsm/kg。低温缺血、Na泵活性受到抑制时,细胞膜电位降低。继而Na和Cl因浓度梯度而进入细胞内,为维持半透膜内外侧水平衡,所以细胞内水聚积致使细胞水肿。
再者,采用灌注的方式延长离体器官的保存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灌注液有Krebs-Henseleit液、St ThomasⅡ液,UW液和Celsior液等,但这些灌注液都缺少携氧剂,使灌注的器官始终处理缺氧状态。体外灌注液若不能向离体器官有效供氧,组织和细胞就会因缺氧而增加无氧酵解,造成酸中毒和溶酶体酶激活不良后果。因此,保证氧的供应、维持最低能量代谢和排除代谢废物是器官体外保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保存的器官,在其移植再灌注中会造成显著的二次损伤,恢复血流加重保存器官损害的机理尚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氧自由基损害作用有关,正常情况下,ATP的代谢产物次黄嘌呤被黄嘌呤氧化酶(XOD)迅速地转变为嘌呤进而转变为中产物尿酸。然而,在缺氧严重的情况下,高能键很快耗尽,次黄嘌呤含量增加,XOD转变为一种能产生过氧化物的酶。同时,缺氧也使内源性抗氧化剂如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失活或耗尽,当血循环重建氧供突然增加就会产生过量的自由基损伤细胞。
所以,在器官灌注液中加入携氧剂显得尤为重要。红细胞是动物体内天然的氧载体,曾有人将其直接用于器官体外灌注保存。然而,红细胞容易发生破裂,膜内氨基磷脂、内毒素、血型糖蛋白和胞内酶的外渗都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及心肌细胞并造成毛细血管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方(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润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润方(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润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协作型机械臂的髋关节镜辅助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冷却分级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