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验证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4630.8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冯馨月;张艳清;张志华;胡道宇;陈慧星;夏委;陈松;余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道岔 轨道 设计 验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及电子道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验证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磁悬浮列车进入镂空段的速度v和加速度a确定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根据所述道岔段轨道梁与所述正线段轨道梁的夹角θ确定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根据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和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由此,可以实现对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进行验证,以便及时对不满足要求的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进行修正,从而避免不满足要求的电子道岔轨道梁存在的列车撞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及电子道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磁悬浮道岔是一种使磁悬浮列车从原本运行轨道转换至另一个轨道的线路连接设备。列车在进入道岔段时通常有初始速度且存在惯性,若轨道梁设计不合理,将存在列车撞轨的危险。因此,磁悬浮道岔轨道梁尺寸设计尤为关键,需要对轨道梁尺寸的设计进行验证,以确保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对轨道梁尺寸的设计进行验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验证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验证方法,其中,电子道岔包括正线段轨道梁和道岔段轨道梁,所述道岔段轨道梁从所述正线段轨道梁的底部的镂空段穿出,该方法包括:
根据磁悬浮列车进入镂空段的速度v和加速度a确定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
根据所述道岔段轨道梁与所述正线段轨道梁的夹角θ确定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
根据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和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优选地,通过下式根据磁悬浮列车进入镂空段的速度v和加速度a确定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
其中,以进入镂空段时刻列车右上角为坐标原点,x为水平方向上的坐标,y1为运动轨迹在垂直方向上的坐标。
优选地,通过下式根据所述道岔段轨道梁与所述正线段轨道梁的夹角θ确定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
y2=-tanθx+b,
其中,y2为延长线轨迹在垂直方向上的坐标,b为常数。
优选地,根据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和反向延长线轨迹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包括:
判断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和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是否存在交点;
如果不存在交点,则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满足要求;
如果存在交点,则将交点在水平方向上的坐标与镂空段的预设长度x’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优选地,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包括:
如果全部交点在水平方向上的坐标均小于或等于镂空段的预设长度x’,则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满足要求,否则判断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不满足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道岔轨道梁设计验证系统,其中,电子道岔包括正线段轨道梁和道岔段轨道梁,所述道岔段轨道梁从所述正线段轨道梁的底部的镂空段穿出,该系统包括:
第一轨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磁悬浮列车进入镂空段的速度v和加速度a确定磁悬浮列车的运动轨迹;
第二轨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道岔段轨道梁与所述正线段轨道梁的夹角θ确定道岔段轨道梁的反向延长线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4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