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荧光探针的丹磺酰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7486.3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根岸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9/88 | 分类号: | C07C309/88;C07C303/02;C09K11/06;G01N21/64;C12Q1/70;C12Q1/6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荧光 探针 丹磺酰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磺酰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丹磺酸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悬浊液;依次向所述悬浊液中滴加氯化亚砜和五氯化磷,控制体系温度为40~45℃,反应4~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调节pH值为5~6,收集产物,得丹磺酰氯。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丹磺酰氯制备而成的荧光探针。本发明的丹磺酰氯的制备方法,在丹磺酸的合成过程中,通过使用碳酸氢钠和氨水的混合溶剂,大大降低了硫酸二甲酯的使用量,提高了反应产率;在目标荧光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五氯化磷催化剂,不但降低了氯化亚砜的使用量,而且使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丹磺酰氯的制备方法以及由丹磺酰氯制备而成的荧光探针。
背景技术
荧光探针是基因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探针本身是一段DNA序列,能结合到病毒RNA反转录后的基因组上。探针上的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靠近,荧光基团无法发出荧光。在PCR反应中,聚合酶合成DNA的时候路过探针会把探针切开,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分开,荧光基团发出荧光。如果是阴性样品,探针无法结合,酶不能切开探针,荧光基团不能发光。小分子有机荧光染料如BODIPY、氧杂蒽、香豆素以及菁染料由于其特有的高敏感性、高选择性以及低毒性的特点,可以制备成荧光探针,直接用于生物体,有效地进行蛋白质、核酸等标记。
丹磺酰氯(二甲氨基萘磺酰氯)是一种强荧光剂,可用于测定肽链的氨基末端,它能专一地与链N-端α-氨基反应生成丹磺酰-肽,后者水解生成的丹磺酰-氨基酸具有很强的荧光。
目前,丹磺酰氯在合成过程中存在产率低、原料用量大、反应条件较为苛刻等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210431650.2的中国专利(公开日为2013年1月23日)公开了丹磺酰氯的一种制备方法,该专利申请中,在丹磺酸的合成过程中,以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作为溶剂,硫酸二甲酯的用量大(硫酸二甲酯与劳伦酸的摩尔比为2:1),产率低(49.3%);在丹磺酰氯的合成过程中,采用丹磺酸与三氧氯磷为原料反应,不仅反应温度较高(在90℃下反应过夜),且产率较低(7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丹磺酰氯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使得丹磺酰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且降低了原料硫酸二甲酯和氯化亚砜的使用量,提高了反应的产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丹磺酰氯的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丹磺酸溶于有机溶剂中,搅拌得悬浊液;依次向所述悬浊液中滴加氯化亚砜和五氯化磷,控制体系温度为40~45℃,反应4~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调节pH值为5~6,收集产物,得丹磺酰氯。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进一步地,采用碳酸氢钠将反应液的pH值调节为5~6。
进一步地,控制体系的温度为40℃,反应4h。
进一步地,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滴入冷水中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产物具体为:先采用二氯甲烷萃取反应液,接着浓缩去除溶剂,产物再经石油醚洗涤。
进一步地,所述丹磺酸是经如下步骤制备而成的:
将劳伦酸溶于碳酸钠水溶液与氨水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悬浊液,在搅拌时将悬浊液冷却到5℃以下;向所述悬浊液中滴加硫酸二甲酯,反应4~12h;反应结束后,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6,冷却至1~5℃,析出洁白晶体,纯化后得到丹磺酸。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溶剂中,碳酸钠的浓度为10wt%,氨水的浓度为1wt%。
进一步地,采用盐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根岸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根岸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