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及其受流器和滑触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7954.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温从溪;晗迪布;高珊;李鹏博;魏亚莉;郑英伟;万京鹏;刘超;曹宇航;王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 | 分类号: | B60L5/06;B60M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李源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系统 及其 受流器 滑触线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的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及其受流器和滑触线。该用于微轨车辆的受流器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受电滚轮和受电刷盖;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且另一端安装有受电滚轮;受电滚轮能够绕其轴心线转动地安装于支架、且轴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受电滚轮背离支架的部分轮缘突出于支架;受电刷盖与受电滚轮一一对应且电连接,并固定安装于受电滚轮顶部的支架上。该受流器通过受电滚轮与滑触线滚动配合,并通过受电滚轮与滑触线之间的凸凹配合,能够在防止发生错位的同时保证减小运行阻力和降低磨损,从而保证受电可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的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及其受流器和滑触线。
背景技术
微轨交通系统作为一种轻型、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是一体化、多模式、立体公交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其它公共交通方式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是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可用于旅游景区和线路支线。在人性化、环境匹配、建设周期和成本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微轨交通系统如图1结构所示,包括微轨车辆1和用于悬挂微轨车辆1的高架轨道梁2。微轨车辆1通过走行部11悬挂在轨道梁2上,车辆1以电力作为动力来源,轨道梁2内两侧设置滑触线21,在车辆走行部11上设置受流器从滑触线21上受电。现有受流器主要包括底座、支架12、电缆和受流滑靴13,受流器通过底座固定在微轨车辆1的走行部11上,支架12固定在底座上并连接受流滑靴13,受流滑靴1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2上,电缆通过其中一个螺栓与受流滑靴13形成电气连接。受流器安装于走行部11的两侧,通过受流器上的受流滑靴13与滑触线21接触进行受电,受流器从滑触线21上受流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如图2和图3结构所示,受流滑靴13和滑触线21的接触面均为平面,在车辆1行进过程中,受流滑靴13和滑触线21的接触面进行接触受电,受流滑靴13和滑触线2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由于受流滑靴与滑触线之间通过平面接触而没有约束,使得受流滑靴与滑触线之间容易发生错位,受电不可靠;同时,在微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流滑靴与滑触线之间产生滑动摩擦,不仅容易造成受流滑靴和滑触线的磨损,而且还增大了车辆的运行阻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轨车辆系统及其受流器和滑触线,该受流器通过受电滚轮与滑触线滚动配合,并通过受电滚轮与滑触线之间的凸凹配合,能够在防止发生错位的同时保证减小运行阻力和降低磨损,从而保证受电可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微轨车辆的受流器,该受流器包括支架、至少一个受电滚轮和受电刷盖;其中:
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且另一端安装有所述受电滚轮;
所述受电滚轮能够绕其轴心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且轴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受电滚轮背离所述支架的部分轮缘突出于所述支架;
所述受电刷盖与所述受电滚轮一一对应且电连接,并固定安装于所述受电滚轮顶部的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两个所述受电滚轮;
两个所述受电滚轮的轴心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受电滚轮沿所述微轨车辆的行进方向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受电滚轮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支架;
所述转轴的顶端突出于所述支架的顶面;
所述受电刷盖罩设于所述转轴的顶部、且与所述转轴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与每个所述受电刷盖电连接的电缆。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受电滚轮的滚轮安装座;
所述滚轮安装座设置有朝向滑触线的开口,所述受电滚轮的部分轮缘通过所述开口突出于所述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7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