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及清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8597.6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万鹏;唐转清;赖日东;杨培忠;宋旭;吴德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1/08 | 分类号: | F28G1/08;F23J15/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施冬兰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板(1)、第二驱动板(2)、清灰环(3)和动力机构(4),所述第一驱动板(1)和所述第二驱动板(2)上均设有多个通孔(5),所述换热管(6)套入所述通孔(5)内,所述清灰环(3)设置在第一驱动板(1)和所述第二驱动板(2)之间且活动地套在所述换热管(6)上,所述动力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板(1)和所述第二驱动板(2),所述第一驱动板(1)或所述第二驱动板(2)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清灰环(3)沿所述换热管(6)的外壁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环(3)为多个,所述每根换热管(6)上均套有所述清灰环(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6)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板(1)或所述第二驱动板(2)在动力机构(4)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清灰环(3)沿所述换热管(6)外壁水平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板(1)上通孔(5)的数量与所述换热管(6)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驱动板(2)上通孔(5)的数量与所述换热管(6)的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环(3)的内直径大于所述换热管(6)的直径,所述清灰环(3)的外直径大于所述通孔(5)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环(3)的内直径比所述换热管(6)的直径大1~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环(3)的外直径比所述通孔(5)的孔径大10~2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6)两端靠近所述动力机构(4)处均设有行程开关(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包括电机(41)、链轮(42)和链条(43),所述链轮(42)设置在所述链条(43)两端,所述链条(43)与所述第一驱动板(1)、所述第二驱动板(2)连接。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清灰装置进行清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所述动力机构(4)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板(1)与所述第二驱动板(2),所述第一驱动板(1)推动所述清灰环(3)向换热管(6)的一端运动,所述清灰环(3)刮去所述换热管(6)上的灰尘;
S2:所述第一驱动板(1)推动所述清灰环(3)移动到换热管(6)的一端时停止运动;
S3:所述动力机构(4)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板(1)与所述第二驱动板(2),所述第二驱动板(2)推动所述清灰环(3)向换热管(6)的另一端运动,所述清灰环(3)刮去所述换热管(6)上的灰尘;
S4:所述第二驱动板(2)推动所述清灰环(3)移动到换热管(6)的另一端时停止运动;
S5:重复上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5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