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USB接口与5G天线互扰的PCB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0665.2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鲁豫;荆国栋;袁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耀欧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1Q1/5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usb 接口 天线 pcb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USB接口与5G天线互扰的PCB安装结构,所述PCB安装结构包括PCB主板,PCB主板上至少包括表层和主地层两层覆铜,5G天线安装于表层,表层上分割出一块独立区域,形成分割地层,USB接口安装于分割地层上,接地管脚和外壳接地管脚分别连接分割地层,分割地层通过金属过孔接通主地层。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接地管脚相比电源正极管脚和信号管脚加粗一倍以上,增大接地管脚的接地接触面积。本发明方案将USB的外壳接地以及内部的接地线与整机的主板PCB表层地隔离,避免了USB的时钟信号形成的干扰,将USB接地管脚加粗,增大接地管脚的接地接触面积,这样既可以有效的解决USB线接入后对天线的影响,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连接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屏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USB接口与5G天线互扰的PCB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USB接头作为终端设备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发挥着重要作用,USB1. 0、USB2.0传输速率和信号频率都比较低,对终端设备天线的影响低。随着技术发展,USB3.0的传输速率大幅度提升,达到625MB/s,最大传输速率可以到5G,后续可能达到10G。高速率工作的时候,USB3.0的时钟信号频率在2.5GHz, USB3.1 的时钟信号在5GHz,对WIF12.4G及WIFI5G、蓝牙,LTE, 5G NR频段毫米波等频段都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一般在3 -5dB,多则20dB。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共同存在的问题。无法避免。USB工作的时候,尤其是USB3.0 等高速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不是单纯调谐天线,更改匹配电路就能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USB接口与5G天线互扰的PCB安装结构,有效的将USB的时钟信号干扰屏蔽在USB外壳内,避免通过USB外壳辐射,降低或者完全抑制USB线缆接入后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易于实现,可以在終端设备上广泛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USB接口与5G天线互扰的PCB安装结构,所述USB接口包括金属外壳及其内部的接地管脚、电源正极管脚、信号管脚,金属外壳两侧设置有外壳接地管脚,所述PCB安装结构包括PCB主板,PCB主板上至少包括表层和主地层两层覆铜,5G天线安装于表层,表层上分割出一块独立区域,形成分割地层,USB接口安装于分割地层上,接地管脚和外壳接地管脚分别连接分割地层,分割地层通过金属过孔接通主地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接地管脚相比电源正极管脚和信号管脚加粗一倍以上,增大接地管脚的接地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金属过孔的数量为多个。
具体的,所述USB接口为USB3.0/3.1。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方案将USB的外壳接地以及内部的接地线与整机的主板PCB表层地隔离,避免了USB的时钟信号形成的干扰,通过表层的接地耦合到板子的其他部分,尤其是天线的部分,进而影响到天线的接收指标,降低了TIS,导致整机的接收性能下降,尤其是USB3.0/3.1传输的时候的时钟信号对5G天线性能的干扰;
2.本发明方案将USB接地管脚加粗,增大接地管脚的接地接触面积,这样既可以有效的解决USB线接入后对天线的影响,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连接方案,最重要的是既可以保持信号完整性,又可以在USB高速传输数据时,尤其是USB3.0工作时,减少时钟信号辐射对天线接收灵敏度的干扰。
3.本发明方案无需增加成本,易于实现,可以对有效提高产品的射频性能,提高传输速率,有效提高信号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USB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SB接口与PCB主板安装布局示意图;
图3为PCB主板内部示意图;
图4为接地管脚加粗的USB接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耀欧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耀欧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0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警设置方法、装置及监护仪
- 下一篇:用于电容器辅助蓄电池的浓缩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