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大米布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1012.6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3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索超;庞飞;尹小静;薛建岗;张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9/10 | 分类号: | A23L9/10;A23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张德斌 |
地址: | 0101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大米 布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大米布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大米进行清洗、沥干,浸泡于55‑65℃牛奶中保持35‑45分钟后,一起蒸煮30‑50分钟,得到预处理后的大米;S2、将牛奶和稀奶油混合,预热后加入白砂糖、甜味剂以及稳定剂,得到基料溶液;S3、基料溶液均质后与预处理后的大米混合,加热杀菌,得到大米预混液;S4、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甜味剂以及稳定剂,得到发酵底物,脱气、均质、加热灭菌、冷却;向冷却后的发酵底物中加入酸奶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营养酸奶;S5、将S3得到的大米预混液与S4得到的营养酸奶进行混合,得到酸性大米布丁,其可有效抑制大米返生同时具有长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大米布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布丁”是英语pudding的音译,中文意译则为“奶冻”。广义来说,它泛指由浆状的材料凝固成固体状的食品,用面粉、牛奶、鸡蛋、水果等制成。目前布丁的种类繁多,制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圣诞布丁、面包布丁、约克郡布丁等,常见制法包括焗、蒸、烤等。大米布丁将大米与奶香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符合亚洲人的饮食习惯,美味与营养兼备,可作为代餐食品进行选择。
目前,专利申请CN 107581503 A和CN 108617962 A公开的大米布丁及其制备方法均为中性产品,所添加的稳定剂相对较多,缺乏营养益生成分,并且需要进行低温储存,但是在低温储存过程中,米粒容易产生“返生”的情况,影响大米布丁产品的口感,同时中性大米布丁存在保质期较短的问题,这给布丁的运输、储存以及销售过程中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生产一种兼有抑制返生同时具有长保质期的大米布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大米布丁及其制备方法,以生产一种兼有抑制大米返生同时具有长保质期的大米布丁。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酸性大米布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大米进行清洗、沥干,浸泡于55-65℃牛奶中保持35-45分钟后,一起蒸煮30-50分钟,得到预处理后的大米;
S2、将牛奶和稀奶油混合,预热后加入白砂糖、甜味剂以及稳定剂;得到基料溶液;
S3、基料溶液均质后与预处理后的大米混合,加热杀菌,得到大米预混液;
S4、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甜味剂以及稳定剂,得到发酵底物,脱气、均质、加热灭菌、冷却;向冷却后的发酵底物中加入酸奶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营养酸奶;
S5、将S3得到的大米预混液与S4得到的营养酸奶进行混合,得到酸性大米布丁。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S2中预热至50-55℃后,加入预混的白砂糖、甜味剂以及稳定剂,得到基料溶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S3中,将所述基料溶液加热至60-65℃,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30/180bar;基料溶液均质后与预处理后的大米混合,加热至90-95℃进行280s-290s杀菌。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S4中,在另一部分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甜味剂以及稳定剂后,加热至50-55℃,搅拌30min-60min,搅拌速度500rpm-800rpm;脱气、均质、加热灭菌,冷却至40-43℃,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混合物料通过无菌过滤装置,将氮气冲入到发酵罐内,保持发酵罐内的压力为正压,发酵至酸度达70-80°T时,停止发酵,得到营养酸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中,S5中,将S3得到的大米预混液与S4得到的营养酸奶进行在线混合,并冷却至15-20℃进行真空罐装并进行成品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1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