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嘴鸥湿地繁殖生境的人工辅助构建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72758.9 申请日: 2020-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1270650A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武海涛;张科;王安东;牛汝强;张固然;刘吉平;许加美;芦康乐;管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E02B3/18 分类号: E02B3/18;E02B3/04;A01G22/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代理人: 何强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黑嘴鸥 湿地 繁殖 生境 人工 辅助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一种黑嘴鸥湿地繁殖生境的人工辅助构建方法,本发明属于湿地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湿地繁殖生境的人工构建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黑嘴鸥繁殖期自然生境丧失和食物源短缺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繁殖生境构建区块选择;二、生境岛营建;三、食源增殖湿地构建;四、水文调控;五、植被控制。本发明构建的黑嘴鸥湿地繁殖生境距黑嘴鸥主要觅食区—泥质滩涂较近,取食便利。通过水文调控,人工打通了环沟、自然潮沟和深水沟渠的水文连通,减少了人为干扰,降低了黄鼬等哺乳动物可达性,创造了更加安全的繁育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地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湿地繁殖生境的人工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滨海湿地位于海陆边缘,是水陆交互作用产生的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滨海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海陆兼性,在每年候鸟迁徙期,可吸引数以万计的水鸟停歇觅食,是水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同时滨海湿地也是人类活动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区域,受高强度开发(如围海造田、石油开采、滨海水产养殖等)的影响,使得湿地面积日益萎缩,导致水鸟生境破碎化现象加剧,给滨海水鸟栖息和繁衍带来严重威胁。

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属鸻形目鸥科水鸟,因其种群数量稀少,2012年被列入IUCN易危物种,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也将其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黑嘴鸥主要栖息于沿海滩涂、沼泽及河口地带,以甲壳类、多毛类、昆虫类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5-6月为繁殖期,常成小群集中性营巢,通常营巢于开阔的沿海滩涂地带或受潮水影响较小的潮间带高地上,特别是生长有碱蓬、柽柳等低矮盐碱植物的地区。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境内,是由黄河独特水沙条件和渤海弱潮动力环境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新生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许多鸻鹬鸟类迁往繁殖地前的停歇地,在濒危水鸟以及栖息地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碱蓬湿地是黑嘴鸥的重要繁殖地。由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大规模滩涂围垦、石油开采、填海造陆和高密度水产养殖等活动使得自然潮滩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碱蓬和柽柳群落逐渐退化,适宜黑嘴鸥繁殖栖息的自然生境不断丧失,加之食物供应不足。同时,多年调查研究表明,黑嘴鸥繁育期营巢的碱蓬、柽柳等滨海高潮位自然湿地微生境,往往被四周被水环绕,形成相对安全的繁育环境;但自然潮滩生境中黑嘴鸥巢往往被自然潮沟所环绕,易受潮汐破坏,孵化成功率和幼鸟成活率均较低。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滨海湿地潮间带自然优势,人工构建一种繁殖生境实现水文调节和植被调控,营造更加适宜黑嘴鸥繁育的栖息环境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黑嘴鸥繁殖期自然生境丧失和食物源短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黑嘴鸥湿地繁殖生境的人工辅助构建方法。

一种黑嘴鸥湿地繁殖生境的人工辅助构建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繁殖生境构建区块选择:首先根据滨海湿地当地潮汐变化特征,并结合黑嘴鸥繁殖期的生境需求(巢区多在淤泥质滩涂,有少量积水;巢材以翅碱蓬、芦苇为主且碱蓬、芦苇密度较小,巢穴高于地面),在滨海湿地潮间带高潮区,分析高潮区微地形地貌、水文和植被状况,选择确定人工构建黑嘴鸥繁殖地的具体区块,每个区块面积不小于8hm2

二、生境岛营建:在步骤一确定的每个区块的四周,借助原有微地形地貌构筑含有闸门的堤坝,距堤坝内侧2-5m处,在堤坝与区块间挖内环沟,环沟宽度4-6m,深度1-1.5m;区块与区块之间通过涵管相连通;根据区块内部原有自然潮沟数量与位置关系,人工构建沟渠,使得自然潮沟和环沟相互连通;生境岛区与滨海滩涂通过闸口相连;

三、食源增殖湿地构建:在生境岛靠近陆地的一侧区域,通过人工引淡、筑坝修渠的方式,营建淡水芦苇湿地,作为繁殖黑嘴鸥的食源增殖湿地区;食源增殖湿地淡水通过沟渠、水闸与生境岛区内环沟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