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3779.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2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云;王晓刚;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B63B7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装配方法,用于将多根竖梁吊装到甲板面,该一体化装配方法包含下列步骤:S10、将一连接件分别连接于多根竖梁的一端,以将多根竖梁连接为一体并形成一装配单元;S20、将装配单元吊装至甲板面;其中,在装配单元中,多根竖梁平行间隔设置。该一体化装配方法在将多根竖梁组成装配单元后只需一次吊运装配即可,减少了吊运竖梁的次数,缩短了吊运周期,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装配方法,该一体化装配方法用于将超大型散货船机舱分段的多个竖梁装配到甲板面上。
背景技术
船舶上的分段建造常以甲板面为基面反态装配建造,分段大组完成后进行翻身总组。在常规方案中,每个竖梁单独参与分段装配,分段建造完成后,安装脱胎翻身吊马和槽钢加强。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每个竖梁单独参与装配往往具有花费时间长,吊运次数多,吊运周期长的缺陷;并且竖梁吊运装配完成后,安装用于加强竖梁稳定性的稳固件时需要高空作业,不但降低了作业位置的安全性,还增加了分段建造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在技术中的多个竖梁单独装配时具有的吊运周期长,吊运次数多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装配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一体化装配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含下列步骤:
S10、将一连接件分别连接于多根竖梁的一端,以将多根竖梁连接为一体并形成一装配单元;
S20、将装配单元吊装至甲板面;
其中,在装配单元中,多根竖梁平行间隔设置。
在本方案中,将多根竖梁与连接件形成装配单元,可以通过吊装该装配单元,将多根竖梁一次性吊装到甲板面上,减少了吊运多根竖梁的次数,缩短了吊运周期,提高了作业效率。
优选地,竖梁中连接有连接件的一端为连接端,竖梁中与连接端相对的一端为吊运端,在步骤S20之前,一体化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一稳固件分别连接于多根竖梁的吊运端;
S12、在吊运端连接有第一吊马;
其中,通过第一吊马将装配单元吊装至甲板面。
在本方案中,将稳固件连接于多根竖梁的吊运端,不仅可以提高吊运过程中装配单元的稳固性,而且在吊装结束后,分段后段脱胎翻身时,该稳固件可作为加强件用于提高多根竖梁的稳固性和强度。另外,在步骤S20之前,包括步骤S11和S12,可以使工序前移,将原本需要在吊装结束后于高空安装的稳固件和第一吊马,在装配单元过程就于地面安装完成,同时优化了作业位置,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优选地,第一吊马设于竖梁上或稳固件上。
在本方案中,将第一吊马设于稳固件上,可以不干涉竖梁,保持竖梁的完整度,提高该多根竖梁在吊装阶段和脱胎翻身阶段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一吊马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吊马设置于位于两侧的两根竖梁上。
在本方案中,将两个第一吊马设置于位于两侧的两根竖梁上,能够提高吊运过程中装配单元的稳固性。
优选地,在步骤S20之前且在步骤S12之后,一体化装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3、在吊运端连接有第二吊马;
其中,第二吊马位于两第一吊马之间。
在本方案中,在步骤S20之前且在步骤S12之后,在吊运端连接第二吊马,可以使工序前移,将原本需要在吊装结束后于高空安装的第二吊马,在装配单元过程就于地面安装完成,同时优化了作业位置,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3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