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修补网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9850.8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欣苗;佘振定;谭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单骁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修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修补网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生物修补网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动物肌腱组织沿纤维轴向切片,然后进行反复冻融,复融后进行辊压、陈化,得到胶原纤维束;采用化学试剂对胶原纤维束进行脱细胞、去DNA、去α‑Gal抗原和除去可溶性杂蛋白,得到去除免疫原性后的胶原纤维束;将去除免疫原性后的胶原纤维束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在真空条件下、100℃~115℃下进行交联,得到交联后的胶原纤维束;将交联后的胶原纤维束进行辊压展纤,然后编织,得到生物修补网片。上述生物修补网片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得到免疫安全性高且力学性能好的生物修补网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修补网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补片材料分为合成补片和生物补片。合成补片的原理是在缺损区域形成以补片为中心的牢固的类似疤痕的纤维组织复合体。但局部组织的弹性有所降低,如果疤痕样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过多的话患者术后常会有绷紧感、牵拉感或有人觉得是异物感。部分患者甚至可能会出现浆液肿、感染、慢性疼痛、补片皱缩、肠粘连、肠梗阻、肠瘘和复发等问题。
生物补片是由胶原、弹性纤维、糖蛋白、黏连蛋白、蛋白多糖所构成的细胞外基质纤维状支架。主要特点是本身无血管及活细胞,植入后早期有新生血管长入,同时诱导宿主成纤维细胞进入,分泌胶原置换异体胶原实现与宿主组织无差别的整合,在局部形成一层物理屏障,防止创伤局部的组织黏连和病理性增生并最终实现对组织缺损及损伤的再生修复。
目前国内生物补片市场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猪小肠粘膜下层(如库克公司、大清生物公司),主要应用领域:伴有污染或者潜在感染的腹股沟疝/腹壁疝、食道裂孔疝、肛瘘修补、阴道再生、脑膜修复。人尸真皮(如清源伟业公司),主要应用领域:牙周补片、伴有污染或潜在感染的腹股沟疝或腹壁疝。交联补片:交联牛心包(如冠昊生物或佰仁医疗),主要应用领域:脑膜补片、腹股沟疝/腹壁疝。
但传统的生物补片植入体内后会与机体发生反应,开始降解而导致力学强度下降,从而导致机体复发。另外生物补片在机体内受力局部产生应力集中而破裂、存在免疫安全性问题也是复发的诱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使制备得到的生物修补网片的力学性能好、免疫安全性高的生物修补网片的制备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生物修补网片和生物修补网片的应用。
一种生物修补网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动物肌腱组织沿纤维轴向切片,然后进行反复冻融,复融后进行辊压、陈化,得到胶原纤维束;
采用化学试剂对所述胶原纤维束进行脱细胞、去DNA、去α-Ga1抗原和除去可溶性杂蛋白,得到去除免疫原性后的胶原纤维束;
将所述去除免疫原性后的胶原纤维束进行冷冻干燥,然后在真空条件下、100℃~115℃下进行交联,得到交联后的胶原纤维束;及
将所述交联后的胶原纤维束进行辊压展纤,然后编织,得到生物修补网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动物肌腱组织沿纤维轴向切片的步骤中,切片的厚度为1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复冻融的次数为3次~8次,且反复冻融的步骤中,冷冻的温度为-8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融后进行辊压、陈化的步骤包括:将复融后的所述胶原纤维束进行辊压1次~3次,每次辊压后,在2℃~8℃下进行陈化2h~4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动物肌腱组织沿纤维轴向切片,然后进行反复冻融,复融后进行辊压、陈化,得到胶原纤维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胶原纤维束进行剥离,以除去断裂的纤维束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9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