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转运平车及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0145.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梅红亚;陈祎;仲向东;胡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C09D163/00;C09D161/28;C09D175/04;C09D191/06;C09D7/61;C09D5/10;C09D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权雪雪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转运 平车 防护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全自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平车本体(1),所述转运平车本体(1)包括车架(5)、支撑板(6)以及四组行走机构(3),所述车架(5)为方形壳体结构,且所述车架(5)的底部对齐其两侧边缘对称开设有四个半圆形配装槽(11),且所述车架(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与所述半圆形配装槽(11)相配合的固定圆筒(16),四个所述固定圆筒(16)分别对应四个所述半圆形配装槽(11)设置,对应的所述固定圆筒(16)与对应的所述半圆形配装槽(11)之间均开设有导向通槽(24),所述支撑板(6)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5)的上部,四组所述行走机构(3)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5)的两侧,且四组所述行走机构(3)对称设置;
每组所述行走机构(3)均包括圆盖(26)、圆柱形壳体(29)、圆形导向块(30)、弹簧(27)、连接杆(28)、导向板(31)、电机(13)以及车轮(12),所述圆盖(26)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圆筒(16)的内壁上,所述圆柱形壳体(29)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圆柱形壳体(29)的底端为封闭端,所述圆柱形壳体(29)设置于所述固定圆筒(16)的内部,且所述圆柱形壳体(29)的上端与所述圆盖(2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形壳体(29)的底端端壁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导向孔(36),所述圆形导向块(30)活动设置于所述圆柱形壳体(29)的内部,所述弹簧(27)活动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29)的内部,且所述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圆盖(26)和所述圆形导向块(30)相抵触设置,所述连接杆(28)竖直且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导向孔(36)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8)的上端与所述圆形导向块(3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31)竖直且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导向通槽(24)的内部,且所述导向板(31)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2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31)的底端伸入所述半圆形配装槽(11)的内部,所述电机(13)水平设置于所述半圆形配装槽(11)的内部,且所述电机(13)的转动轴通过螺母(35)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板(31)的底端,所述车轮(12)固定套装在所述电机(13)的机身外部;
还包括遥控器(2),所述遥控器(2)包括外壳(45)、底盖(44)、操作手柄(37)、第二充电接口(40)、升降开关(39)、第二电源开关(38)、第二蓄电池(41)、无线发射器(42)以及控制器(43),所述外壳(45)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底盖(44)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45)的底部,所述操作手柄(37)球铰在所述外壳(45)的上部,所述第二充电接口(40)、所述升降开关(39)以及所述第二电源开关(38)均设置在所述外壳(45)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二蓄电池(41)、所述无线发射器(42)以及所述控制器(4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45)的内部,所述控制器(4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操作手柄(37)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43)通过导线与所述无线发射器(4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41)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无线发射器(42)以及所述控制器(43)串联连接,所述升降开关(39)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4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40)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蓄电池(41)串联连接。
2.一种全自动转运平车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
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8-26份、碳酸钙粉末8-12份、纳米银粉10-12份、三聚氰胺树脂12-16份、二氧化钛粉末8-10份、聚氨酯15-20份、石蜡3-5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乳化硅油2-4份和水35-45份;
S1、将称量好的石蜡、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0-15min,搅拌速度为400-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
S2、将环氧树脂、碳酸钙粉末、纳米银粉、三聚氰胺树脂、二氧化钛粉末和聚氨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以此制得混合粉末物料;
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35min,将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600-800r/min,温度设置70-80℃,待反应釜停止工作时,利用100目的网筛对反应釜内部的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的滤液即为制得的防护涂料;
S4、将支撑板的上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并采用热风机吹干;
S5、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支撑板的上表面,形成一层厚度不大于0.1mm的涂膜;
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支撑板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80-100℃,时间设置为30-40min,即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制得防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1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密封座封器及悬挂器
- 下一篇:一种手工肥皂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