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孢蘑菇的基因编辑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1807.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沈祥陵;吕阳;王佩;韩少鹏;曾弓剑;周超;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0 | 分类号: | C12N15/80;C12N15/90;C12N15/65;C12N15/10;C12N15/5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蘑菇 基因 编辑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孢蘑菇的基因编辑的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对双孢蘑菇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了人类同源U6启动子序列,并构建了能高效表达Cas9蛋白和gRNA的CRISPR/Cas9载体,建立了一套对双孢蘑菇基因进行精确编辑的基因编辑体系。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建立的双孢蘑菇基因编辑体系能够成功高效的对双孢蘑菇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套用于双孢蘑菇的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
目前,在双孢蘑菇的育种方面,国内外主要都是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对双孢蘑菇菌种进行改良,利用不育的同核体孢子进行杂交配对得到可育的异核体,以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种。但双孢蘑菇产生独特的双孢担子,难以获得用于杂交的同核体孢子,因此限制了杂交育种在双孢蘑菇育种中的运用,并且杂交育种操作繁琐,生产周期长,定向性差,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双孢蘑菇的生产研发的需要。因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基因组原位实现对基因的精确、定点、可遗传修饰,是目前双孢蘑菇进行遗传改良和育种的理想途径。
目前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有三种,分别是锌指核酸酶技术(Zinc FingerNuclease Technology, 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和CRISPR(Clustered regμLarly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基因编辑技术。其中TALENs和ZFNs技术需要构建复杂的识别蛋白,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因此在大型真菌中难以广泛利用。而CRISPR/Cas9技术则只需合成一段与靶向DNA同源的20个碱基,插入这个载体并转入宿主细胞,转录所产生的gRNA就能介导Cas9蛋白切割宿主细胞的目标DNA,从而达到基因编辑的目的。近几年来,CRISPR/Cas9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很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遗传改良中,例如老鼠、线虫、斑马鱼、酵母、水稻、马铃薯等。在食用菌中,关于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仍未见成功报道,尤其是双孢蘑菇中未有CRISPR/Cas9技术的应,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问题:(1)缺乏有效的双孢蘑菇内源表达启动子,驱动gRNA和Cas9蛋白在双孢蘑菇菌丝内表达。(2)双孢蘑菇产生双孢担子,用传统的同源重组的方法通常不能得到纯合子,因此现有技术在双孢蘑菇育种方面有极大限制。(3)目前国内外还未有建立的双孢蘑菇的基因定点编辑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1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