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环保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2645.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三贵;蒋发文;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初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C04B28/00;B28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9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 楼层 环保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环保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S1,配制楼层板用混凝土:将水泥、水、细粒煤矸石、高炉水渣微粉、水泥速凝剂、消泡剂、减水剂一同投放至混凝土搅拌器中,即得楼层板用混凝土以备用;S2,安装楼层板浇筑模板;S3,浇筑楼层板的混凝土;S4,装配预制楼层板与承重墙体;S5,固定预制楼层板。本发明的底面模板、浇筑模板可循环应用于浇筑预制混凝土楼层板,楼层板与承重墙配合装配更加合理,整个楼层板的施工工艺环保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环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层板是指在构件预制加工厂或施工现场外预先制作,然后运到工地现场进行安装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其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层板绝大部分采用圆孔板和槽形板的结构,一般在板端都设有钢筋,现场拼装后用混凝土灌缝,以加强整体性。采用圆孔板和槽形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会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圆孔开裂、槽形变形等情况,会为建筑物整体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公告号为CN209457253U的中国发明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楼板,主要利用上壳、下壳、左边壳和右边壳组成环状外壳,上钢筋梁、下钢筋梁和横向钢筋架连接构成框架主体,轻质混凝土在楼板安装就位后利用灌浆口进行现场内部填充,降低运输过程楼板重量,而且不影响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便捷,模块化安装方式进一步减少施工周期,加快施工速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楼层板仅适用于低强度要求的建筑结构,无法应用于更高强度要求的建筑结构或者楼层板为实心结构。更高强度要求的建筑结构或者实心结构的楼层板对施工工艺和支撑结构提出比较高要求,同时还必须满足施工环保节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环保施工方法,底面模板、浇筑模板可循环应用于浇筑预制混凝土楼层板,楼层板与承重墙配合装配更加合理,整个楼层板的施工工艺环保节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层板环保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
S1,配制楼层板用混凝土:将水泥、水、细粒煤矸石、高炉水渣微粉、水泥速凝剂、消泡剂、减水剂一同投放至混凝土搅拌器中,各原料投入量的重量份依次为(15~17):(20~25):(10~12):(3~4):(0.01~0.02):(0.05~0.08):(0.2~0.3),即得楼层板用混凝土以备用;
S2,安装楼层板浇筑模板:用于浇筑预制楼层板的型腔是由底面模板、左侧面的浇筑模板、右侧面的浇筑模板、前侧面的浇筑模板、后侧面的浇筑模板拼装组合而成,左侧面的浇筑模板与右侧面的浇筑模板上分别开设有横向间隔排列且相对应的钢筋穿孔、预埋件穿孔,前侧面的浇筑模板与后侧面的浇筑模板上分别开设有横向间隔排列且相对应的钢筋穿孔、预埋件穿孔,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配合于左侧面的浇筑模板、右侧面的浇筑模板的钢筋穿孔,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配合于前侧面的浇筑模板、后侧面的浇筑模板的钢筋穿孔,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相交处固定连接形成钢筋网架,浇筑模板的预埋件穿孔均配合有条形预埋铁件,条形预埋铁件的外端伸入外侧,内端与钢筋网架相固定连接;
S3,浇筑楼层板的混凝土:向浇筑预制楼层板的型腔内浇筑步骤S1制得的混凝土,混凝土经过捣实处理后,养护凝固形成预制楼层板,预制楼层板的四个侧面均预埋有条形预埋铁件,拆分各个浇筑模板以循环使用;
S4,装配预制楼层板与承重墙体:通过塔吊将预制楼层板吊装至承重墙体上,承重墙体的上端设有预留凹槽,条形预埋铁件的外端底面焊接有铁质垫块,条形预埋铁件外端焊接的铁质垫块分别与承重墙体上端的预留凹槽相配合,预制楼层板通过条形预埋铁件放置于承重墙体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初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市初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