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2849.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邱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绚波 |
主分类号: | A23B7/00 | 分类号: | A23B7/00;A23B7/04;A23B7/02;A23B7/148;A23B7/015;A23B7/152;A23L5/00;A23L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75001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鲜果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的方法,涉及食品加工领域,采用枸杞鲜果预冷、超声清洗、冷风干燥、紫外和臭氧杀菌、气体混合物抑制鲜果呼吸等技术对枸杞鲜果进行保鲜。本发明方法对枸杞鲜果进行保鲜处理的方法克服了现实生活中枸杞难以长时间保存保鲜的技术难题,具有不采取化学保鲜、完全保留鲜果原有的形态和气滋味、易于产业化生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宁夏枸杞的产品表现形式仍然以干果为主,枸杞在制干的过程中,枸杞鲜果所特有的新鲜滋味及色泽、口感等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枸杞鲜果中作为维生素A元的β-胡萝卜素具有显著的改善视力、抗疲劳、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等功效,但是枸杞在加工成干果以后,β-胡萝卜素的含量会明显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追求健康、追求绿色、新鲜、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因此枸杞产品的研发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枸杞鲜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鲜甜,新鲜的枸杞鲜果一直深受市场的欢迎,但是受限于枸杞鲜果特殊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方式,枸杞鲜果表面不仅附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细小灰尘等杂质,鲜果通过常规的清洗和密封冷链包装后,其实际保鲜期通常在5-7天,采取壳聚糖和二氧化氯等处理的枸杞鲜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枸杞鲜果的保鲜期,但是同样会造成了枸杞鲜果风味的改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延长枸杞鲜果保鲜期的同时使枸杞鲜果保留原有形态和口感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方法,不仅能够延长枸杞鲜果的货架期。并且完全保留了枸杞鲜果原有的形态和口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采摘的枸杞鲜果经过拣选,去除未成熟的及破损腐败的枸杞鲜果,将拣选合格的枸杞鲜果分装于食品级周转筐中,多层码放置于冷库中预冷;
(2)将枸杞鲜果和周转筐同时置于超声波清洗槽中进行超声处理;
(3)将超声处理后的枸杞鲜果置于高度为0.5-1m的控水支架上进行控水;
(4)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枸杞鲜果均匀一层铺于打孔型食品级PU食品输送带上,进行冷风干燥及杀菌处理;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枸杞鲜果分装于自动旋盖充气式塑料瓶中,通入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后旋盖密封,置于冷库中冷藏12h,即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冷库内的温度为0-5℃,预冷时间为10-12h。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经过预冷处理可以在一定的低温下降低枸杞鲜果的呼吸作用,防止枸杞鲜果进一步成熟、腐烂,同时使枸杞鲜果保持一定的硬度起到鲜果定型作用以利于后续生产。具体的,预冷温度如果在0℃以下鲜果就会冷冻结冰,解冻后引起鲜果细胞破裂,失去鲜果原有的气滋味和外形,失去了枸杞鲜果保鲜的意义;预冷温度如果在5℃以上会造成鲜果预冷时间过长增加生产成本,同时枸杞鲜果无法定型造成后道工序生产时使得鲜果容易发生破裂。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枸杞鲜果的保鲜方法中,步骤(1)中每个所述食品级周转筐中分装5kg枸杞鲜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常规操作下,采摘的枸杞鲜果通常用每10kg一筐的周转筐收集至生产加工车间进行鲜果烘干等加工操作,但是在枸杞鲜果保鲜预冷生产环节中为了防止鲜果的挤压变形和易于将枸杞鲜果内外温度降低至需要温度,本发明在鲜果拣选除杂后采取5kg枸杞鲜果分装于可以盛装10kg的鲜果周转筐中进行预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绚波,未经邱绚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2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