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定珠芽蓼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4923.2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正明;李春红;谢美霞;张林杰;丰其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阳光冬虫夏草研发有限公司;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定 珠芽 蓼中绿原酸 同分异构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珠芽蓼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方法在鉴定珠芽蓼中同分异构体或测定珠芽蓼中同分异构体含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明确珠芽蓼中同时存在绿原酸的两个同分异构体: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并可以准确测定珠芽蓼中其含量,为完善珠芽蓼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可靠,7分钟内即可完成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检测,且分离度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分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珠芽蓼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含量的方法,及该方法在鉴定珠芽蓼中同分异构体或测定珠芽蓼中同分异构体含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又名为:山高粱、蝎子七、猴娃七、剪刀七、染布子,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传统藏药,在《晶珠本草》中记载名为“然布”,以根茎入药。珠芽蓼,生于高山区沟壑或潮湿的草地上、河滩及林缘灌丛间,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具有止泻、退烧、散瘀止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珠芽蓼主要化学成分为鞣质、挥发油、多糖、黄酮、没食子酸、绿原酸等,其中有机酸类成分为其主要活性物质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中仅对珠芽蓼药材进行显微鉴别,无含量测定项,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文献报道中多检测珠芽蓼中没食子酸、β-谷甾醇或黄酮,如文献《藏药材珠芽蓼的质量标准研究》(分析实验室,2008,27(S1):100-103)应用RP-HPLC对珠芽蓼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对β-谷甾醇进行薄层鉴别;文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蝎子七中没食子酸的含量》(中国药房,2005,16(10):780-781)对珠芽蓼中的没食子酸进行了含量测定;文献《蝎子七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1):1343-1345)中应用薄层色谱对蝎子七中的没食子酸进行鉴定,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文献《红三七中绿原酸含量测定及其方法学的应用》(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6-7)、《HPLC法同时测定珠芽蓼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和槲皮素成分的含量》(宁夏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35(3):74-77)以及申请号为CN201610842261.7、发明名称为“一种测定珠芽蓼中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的方法”都对珠芽蓼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但未提到绿原酸同分异构体。文献《HPLC-MS法分析珠芽蓼中的酚类成分》(今日药学,2018(01):31-34)检测出珠芽蓼中同时存在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但未能明确为何种物质,且未进行定量。绿原酸为珠芽蓼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现研究报道中对珠芽蓼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较少,且供试品制备时间及分析时间较长,尚未发现对珠芽蓼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含量测定的报道,未能有效对该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珠芽蓼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方法在鉴定珠芽蓼中同分异构体或测定珠芽蓼中同分异构体含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测定珠芽蓼中绿原酸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采用50%甲醇提取珠芽蓼制备成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取绿原酸加甲醇制成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新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取新绿原酸加甲醇制成新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隐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取隐绿原酸加甲醇制成隐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混合对照品溶液:取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对照品加甲醇制成绿原酸、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阳光冬虫夏草研发有限公司;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阳光冬虫夏草研发有限公司;宜昌山城水都冬虫夏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