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索施工张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6706.7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续东;王能静;刘勇庆;赵文;原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6;E01D1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索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斜拉索施工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塔与主梁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斜拉索的安装施工;斜拉索用塔吊直接吊装上桥面,然后放入展索盘内展放;用塔吊和卷扬机提升斜拉索上锚端,当斜拉索上锚端到达安装位置后,通过塔吊和塔内牵引卷扬机的配合,将塔上张拉端牵引进入塔内拉索导管,并旋上锚具螺母后塔吊卸载,采用自升式挂篮将人员提升到吊点处,卸下塔吊的吊装索夹;在斜拉索塔上端锚固后,主梁上卷扬机继续反牵引索盘或梁上锚固端使斜拉索展开,进行斜拉索梁端入锚;当44根斜拉索,从主塔由下往上全部对称安装完毕,进行拉索同步张拉的准备工作;
其中斜拉索塔端挂设采用两点吊法,安装拉索塔端时,主要以塔外提升为主,塔外提升以现场的塔吊为主,安装拉索塔端时,为帮助拉索锚端进入塔上预埋钢管,塔内卷扬机钢丝绳经过滑车、由塔内锚固面穿过塔上拉索导管,在桥面与待安装斜拉索的锚端连接;
起吊点索夹牵引钢丝绳与拉索锚端连接,当拉索端部提升到达索导管入口时,塔内卷扬机缓慢提升拉索,卷扬机钢丝绳逐步收紧,外侧提升协调使拉索端部进入钢管,并将拉索锚端拉出锚固面,旋上螺母锚固,卸下卷扬机钢丝绳,再由桥面卷扬机反牵引索盘使索完全展开,塔上拉索安装完毕,采用垂直提升挂篮拆除吊装用索夹;
斜拉索梁端入锚,斜拉索梁端入锚采用卷扬机系统入锚方式,根据斜拉索梁上锚拉板长度安装反牵引索夹,桥面卷扬机通过导向滑车引导与索夹连接,为防止斜拉索安装过程中PE管划伤,在主梁上设置桥面汽车吊,斜拉索牵引的同时,调整斜拉索的角度,使其与索道管角度保持一致,平顺下滑,斜拉索锚头牵引至索导管口时,用汽车吊将斜拉索角度调整好,卷扬机继续牵引斜拉索入锚,在锚头前端连接手拉葫芦辅助斜拉索入锚,待检查连接无误后,卷扬机进行反牵引,当牵引索力大于20t时,或利用塔上千斤顶下放拉索,使安装索力减小,直到下锚端露出锚拉板平面,并旋好螺母至设计位置,然后利用塔上千斤顶收紧拉索并把螺母旋平,等待张拉;
斜拉索张拉程序,根据设计或监控指令,对斜拉索进行一次张拉,张拉力为设计载荷值的80%;然后拆除桥下临时钢管支架完成体系转换,再施工桥面铺装、护栏所有附属结构,桥面总载荷到位,开始第二次斜拉索的索力张拉,张拉力达到设计载荷值,完成整个斜拉索桥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施工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张拉程序,斜拉索安装完毕后,要根据设计和监控的指令对斜拉索进行张拉和索力调整,斜拉索采用两阶段张拉法:
1)当拉索安装完成后进行一次张拉,同一主塔的4根斜拉索安装完成,根据监控指令进行同步张拉,张拉力为设计载荷值的80%,
斜拉索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油泵”系统,通过“油压-力值”关系控制张拉力,梁端入锚完成后,在塔端进行斜拉索张拉,同一组四根索同步对称进行张拉,全部张拉到位后,拧上螺母保压,经监控同意后,停止张拉,卸荷,张拉力以设计、监控提供数据为准,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张拉延伸量双控,以张拉控制力为主,同一层拉索同步分级均衡缓慢加载,分级张拉程序为:0→0.2σ→0.4σ→0.6σ→0.8σ→1.0σ,斜拉索张拉施工全过程应根据监控要求对索塔位移情况、主梁监控标高进行同步监控,并将有关测量数据资料及时报送监控小组,为斜拉索张拉和桥梁线型、内力控制提供依据;
2)待桥面施工载荷完成后,按监控要求进行第二次张拉,根据监控的指令和要求,再进行斜拉索张拉与调整,调整时从超过设计拉力值最大或最小的索开始调整到设计拉力,在调整索力时应对索塔和相应梁段进行位移观测,按预先计算并确定的相应张拉力,通过油泵进油或回油逐级调整索力,若需降低索力,先进油张拉至上次张拉的吨位,看锚圈是否有所松动,若无松动,则增加拉力,反方向拧松锚圈至大于拉索回缩量位置,油泵缓慢回油,使拉索索力降低,直至满足设计索力,拧紧锚圈,量测索力调整后各项数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需增加索力,则缓慢进油张拉至设计索力值,然后拧紧锚圈,若在调整索力过程中,如调索伸长量超过千斤顶行程,则第一次张拉到千斤顶行程时,拧紧锚圈,千斤顶归位,进行下一次的张拉,直至索力满足设计要求;
3)斜拉索采用塔端张拉方式,全部在塔内,按由下而上的顺序依次逐层进行张拉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67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仿生防污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