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7801.9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维成;周睿;刘伟;鞠培娟;柳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D45/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力 自毁 固定 无人机 | ||
1.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该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头(101)、机身(102)、第一机翼(103)、第二机翼(104)和多个骨架;
所述机头(101)通过骨架固定在机身(102)的前端,第一机翼(103)和第二机翼(104)分别通过骨架固定在机身(102)的左右两端;
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自毁装置(2);自毁装置(2)分别设置在每个骨架内;
所述自毁装置(2)包括储能电路(8)、电磁线圈(4)、电磁继电器(6)、控制器(9)和安装组件(3);
电磁继电器(6)为常开式电磁继电器;
控制器(9)用于接收自毁遥控信号后或自主启动自毁程序后控制电磁继电器(6)的常开开关闭合,使得储能电路(8)为电磁线圈(4)供电;
电磁线圈(4)包括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安装组件(3)包括内杆安装组件(302)和外杆安装组件(303);内杆线圈(401)通过内杆安装组件(302)固定在骨架内,外杆线圈(402)通过外杆安装组件(303)固定在骨架内,并且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沿着骨架同轴设置以及内杆线圈(401)的一端与外杆线圈(402)的一端相靠近;其中,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通电的电流流向相同时,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反;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通电的电流流向相反时,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骨架包括翼梁、桁条和翼肋;
翼梁和桁条内分别固定有内杆线圈(401)和外杆线圈(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储能电路(8)设有充电接口(7),并且所述自毁装置(2)还包括充电电路(5);
充电电路(5)包括电源VCC、升压模块(501)和整流模块(502);
升压模块(501)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VCC的输出端相连,升压模块(501)的接地端接地;升压模块(501)的正极输出端与整流模块(50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升压模块(501)的负极输出端与整流模块(50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整流模块(502)的接地端接地,整流模块(502)的接口输出端为与充电接口(7)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3)还包括内杆导线(301)和外杆导线(304);
内杆导线(301)与内杆线圈(401)的一端以及外杆线圈(402)的一端分别相连,并由内杆安装组件(302)的端部引出;外杆导线(304)与内杆线圈(401)的另一端以及外杆线圈(402)的另一端分别相连,并由外杆安装组件(303)的端部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内杆安装组件(302)为圆管或方管;外杆安装组件(303)为圆管或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8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