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7801.9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维成;周睿;刘伟;鞠培娟;柳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D45/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力 自毁 固定 无人机 | ||
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涉及一种军用无人机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自毁方法需无人机自身携带火工品以及火工品爆炸会对地面正常行人活动产生影响,同时火工品会额外增加无人机重量的问题。本发明的控制器用于接收自毁遥控信号后或自主启动自毁程序后控制电磁继电器的常开开关闭合,使得储能电路为电磁线圈供电;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分别固定在骨架内,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同轴且靠近设置;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通电的电流相同时,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反;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通电的电流相反时,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同。有益效果为安全系数高,可控性强,而且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军用无人机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灾害预防与处理、城乡建设与规划、科学观测、公安边防、快递运输、海事、石油、电力、农业、林业、表演等领域。与此同时,由于无人机自身性能问题或遭受干扰与攻击,无人机坠机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无人机坠机后果较为严重,一方面,无人机所携带的信息被泄露,机密和隐私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容易对地面行人造成伤害或对地面建筑造成损坏,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无人机需要具有自毁功能。目前,自毁功能主要用于军事导弹、火箭等武器,利用自毁程序引爆自毁火工品,实现自毁。
这种现有的自毁方法需无人机自身携带火工品,火工品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无人机属于低空飞行器,低空爆炸必然会对地面正常行人活动产生影响,而且火工品会额外增加无人机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自毁方法需无人机自身携带火工品以及火工品爆炸会对地面正常行人活动产生影响,同时火工品会额外增加无人机重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磁力的可自毁固定翼无人机,该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头、机身、第一机翼、第二机翼和多个骨架;
所述机头通过骨架固定在机身的前端,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分别通过骨架固定在机身的左右两端;
该固定翼无人机还包括自毁装置;自毁装置分别设置在每个骨架内;
所述自毁装置包括储能电路、电磁线圈、电磁继电器、控制器和安装组件;
电磁继电器为常开式电磁继电器;
控制器用于接收自毁遥控信号后或自主启动自毁程序后控制电磁继电器的常开开关闭合,使得储能电路为电磁线圈供电;
电磁线圈包括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安装组件包括内杆安装组件和外杆安装组件;内杆线圈通过内杆安装组件固定在骨架内,外杆线圈通过外杆安装组件固定在骨架内,并且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沿着骨架同轴设置以及内杆线圈的一端与外杆线圈的一端相靠近;其中,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通电的电流流向相同时,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反;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通电的电流流向相反时,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该固定翼无人机的控制器接收自毁遥控信号后或该固定翼无人机有坠机风险且无法挽救时,控制器控制电磁继电器的常开开关闭合,使得储能电路为电磁线圈供电,此时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的轮廓中心会产生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内杆线圈和外杆线圈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力下分离,从而导致骨架解体,最终使该固定翼无人机自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了电磁力做爆破力制作了一种自毁装置,跟现有的依靠火工品引爆的自毁装置相比,安全系数高,可控性强,而且更加环保;带有自毁装置的固定翼无人机通过获取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在坠机前一刻启动自毁装置,将无人机自毁,减少了对地面行人和建筑物的伤害和损害,提高了飞机的安全系数,同时保护了无人机所带信息;其中,自毁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转化效率高,不会给无人机带来过多能量损耗;自毁装置的安装组件可以做成无人机承力梁结构,不同长度翼展的固定翼无人机均适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7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