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9143.7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康为民;李延伟;高清京;董玥然;史先锋;李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点源引偏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电极接触的金属片,用于通过通电时的加热升温和自然降温过程所能达到的帧频和温度范围模拟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加热升温范围为500℃~1000℃,自然降温范围为1000℃~500℃;所述电极受控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通电电压使所述金属片达到预设的温度范围和帧频;所述金属片为连续导电结构;所述金属片为钛片;钛片的厚度为2μm,宽度为1mm;所述红外点源引偏装置用于要地目标防御体系中末制导阶段的点源引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底板和固定装置;所述外壳与底板组成密封结构,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金属片固定在密封结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能够透过红外波的红外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窗口压板和O型圈,其中窗口压板和红外窗口之间使用O型圈进行双向端面密封;底板与外壳之间使用O型圈进行端面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气接头,用于向密封结构内部填充保护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点源引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压块、两层陶瓷压板和调整顶丝,其中铜压块盖压在电极和金属片上,使电极和金属片能够充分接触导电;金属片由两层陶瓷压板挤压固定;调整顶丝用于调整陶瓷压板的预紧力,以保证压紧金属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1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