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脱轨升降车及轨道升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9488.2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林;宋安福;宋晓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克莱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42 | 分类号: | F16M11/42;B66C9/08;B66C9/10;B66C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轨 升降车 轨道 升降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脱轨升降车及轨道升降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用于保证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发明的不脱轨升降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的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车轮和至少一个第二车轮。由于第一车轮的轮缘内侧与导轨的内侧面接触,第二车轮的轮缘内侧与导轨的外侧面接触,且第一车轮的支撑面和第二车轮的支撑面均与轨道的支撑面接触。因此使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无法脱离导轨,从而实现不脱轨升降车的不脱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不脱轨升降车及轨道升降机。
背景技术
目前,垂直移动式轨道机器人是高大建筑物的检测、维修用机器人的一个发展分支,现无成型的机型,在应用方面的事例微乎其微,迫切需求一些可用于高大建筑物的检测、维修用机器人。若将检测、维修用机器人搭载于升降车,则可通过升降车在导轨上的垂直运动而实现对高大建筑物的检测、维修。因此如何保证升降车在导轨上安全行驶而不脱离轨道是提高机器人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脱轨升降车及轨道升降机,用于保证机器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脱轨升降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的车轮,所述车轮用于在导轨上行走,所述车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车轮和至少一个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关于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车轮的轮缘内侧与导轨的内侧面接触,所述第二车轮的轮缘内侧与导轨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的支撑面均与所述轨道的支撑面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车轮在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在所述车体的前进方向间隔设,且两个所述第一车轮之间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二车轮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下方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车轮通过第一车轮轴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所述第二车轮通过第二车轮轴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车轮的外侧和所述第二车轮的外侧均设置有限位回转轴承,所述第一车轮轴通过所述限位回转轴承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车轮轴通过所述限位回转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车轮的内侧还设置有回转轴承,所述第一车轮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回转轴承、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回转轴承后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的下方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牵引绳夹持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升降机,其包括上述的不脱轨升降车,还包括导轨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支架上的导轨,所述不脱轨升降车的车轮设置在所述导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主动滑轮、从动滑轮以及连接所述主动滑轮和从动滑轮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车体下方的牵引绳夹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车轮的轮缘内侧与导轨的内侧面接触,第二车轮的轮缘内侧与导轨的外侧面接触,且第一车轮的支撑面和第二车轮的支撑面均与轨道的支撑面接触。因此使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无法脱离导轨,从而实现不脱轨升降车的不脱轨功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轨道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克莱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克莱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隧道线形预警方法
- 下一篇:煤矿底抽巷钻孔施工防喷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