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的灭火方法及智能消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0131.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晨曦;高原美麟;李晓旭;高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原晨曦 |
主分类号: | A62C37/00 | 分类号: | A62C37/00;A62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灭火 方法 智能 消防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灭火方法,包括: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的建立:时间段T内,时刻连续接收监控区域内未出现火情状态下的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红外线,建立监控区域的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火情的判断:时刻接收监控区域内的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实时红外线,将实时红外线形成的实时温度‑红外线图谱与同时段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进行比对;无人机灭火:若上述判断为监控区域内已经出现火情,则派遣群组无人机前往监控区域进行灭火,若没有,则不采取措施。该方法能够降低成本且尽可能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且能及时准确地判断火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灭火方法及智能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不断增加,相应的消防和救生也成为了关注焦点。传统消防装备采用的云梯和高压水枪性能受限制,不适应高层建筑的消防要求。水作为灭火介质对于火场内人员安全比较有利,但是灭火效率较低。
为此,采用无人机用于高楼消防正受到关注。无人机,依靠其自身的灵活性,很好的客服了传统消防装备灭火的一些缺陷,比如消防车受交通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处的情况等;但采用无人机灭火时,在启动无人机前,需要准确判断目标处是否是真正的火源,如果判断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无人机作“无用功”,另外,高层建筑中的死角位置较多,对该处的监测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烟传感器来监测是否有着火点,但其监测会存在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例如,监测处可能并不是因为着火而产生的烟,其可能会导致出现火源的“误判”,同时,高层建筑中太多的死角位置均需配备烟传感器,为此成本太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且尽可能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的基于无人机的灭火方法及智能消防系统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灭火方法,包括:
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的建立:时间段T内,时刻连续接收监控区域内未出现火情状态下的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红外线,基于接收的所述红外线建立所述监控区域的热源的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
火情的判断:时刻接收所述监控区域内的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实时红外线,基于接收的实时红外线建立所述监控区域的热源的实时温度-红外线图谱,将所述实时温度-红外线图谱与同时段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进行比对,若实时温度-红外线图谱显示的温度大于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显示的温度并实时温度-红外线图谱显示的温度与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显示的温度之差达到预设值,并出现以下二种情形之一:温度持续升高、红外线图谱显示面积递增,则判断已经出现火情;
无人机灭火:若上述判断为所述监控区域内已经出现火情,则派遣群组无人机前往所述监控区域进行灭火,若没有,则不采取措施。
作为优选,所述时间段T为一年。
作为优选,时刻连续接收监控区域内未出现火情状态下的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红外线和时刻接收所述监控区域内的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实时红外线的操作均如下:
将所述监控区域划分为若干分支区域,每个所述分支区域设置一个红外线中心接收器和若干红外线中继接收器,所述红外线中心接收器和所述若干红外线中继接收器均能够接收并向外传输红外线,每个分支区域内的若干红外线中继接收器均连接该分支区域内的所述红外线中心接收器以使所述若干红外线中继接收器将接收的红外线能够传输给所述红外线中心接收器,每个分支区域内的红外线中心接收器和若干红外线中继接收器能够全范围接收该分支区域内任一热源所放射出的红外线。
作为优选,基于接收的所述红外线建立所述监控区域的热源的正常温度-红外线图谱和基于接收的实时红外线建立所述监控区域的热源的实时温度-红外线图谱的操作均如下:
采用红外热成像的方法建立温度-红外线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原晨曦,未经高原晨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