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箱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和高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0594.2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侯明;邱立言;罗卫军;罗巍;谢彦飞;曾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34;B29C45/26;B29L31/0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弹性 支撑 制作方法 及其 产品 高压 模具 | ||
1.齿轮箱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齿轮箱弹性支撑由中心开有大开孔(11)的隔板(1)与橡胶层(2)组成,采用注胶式的高压模具模压硫化,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最上层的隔板(1)和最下层的隔板(1)上开设小工艺孔(12),高压模具包括注胶筒(3)、中模(4)、底模(5)、上镶块(6)和下镶块(7),注胶筒(3)上具有用于胶料压入的注胶塞(31),隔板(1)置于中模(4)中且设置在上镶块(6)和下镶块(7)之间,在上镶块(6)和下镶块(7)上均开设溢胶道(8),加压注胶过程中通过小工艺孔(12)引流胶料使最上层隔板(1)顶面和最下层隔板(1)顶面均充满胶料、通过溢胶道(8)排出多余的胶料和注胶过程中混杂的空气;
在所述的中模(4)中同轴设置两瓣相拼的两瓣模(9),两瓣模(9)顶面与注胶筒(3)相抵,底面与底模(5)相抵,隔板(1)、上镶块(6)和下镶块(7)分别定位在两瓣模(9)中,两瓣模(9)与中模(4)之间形成注胶流道(10),且注胶流道(10)伸入至相邻的隔板(1)之间;
所述的两瓣模(9)为与隔板(1)相对应的多层结构,相邻层之间形成环形注胶口(91)伸入至相邻隔板(1)之间,环形注胶口(91)在中模(4)互相联通形成注胶流道(10);
在上镶块(6)底面和下镶块(7)顶面开设逃胶孔(81),逃胶孔(8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逃胶孔(81)互相联通形成溢胶道(8);
所述的逃胶孔(81)沿多个同心圆周均匀间隔分布,每个圆周上的逃胶孔(81)通过溢胶环槽(82)联通,逃胶孔(81)的深度大于溢胶环槽(82)的深度,逃胶孔(81)的直径不大于溢胶环槽(82)的宽度,小工艺孔(12)与逃胶孔(81)错开不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注胶口(91)的横截面呈从外至内逐渐减小的V字型伸入至相邻层的隔板(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瓣模(9)的各层中开设用于定位隔板(1)的隔板定位环槽(92),隔板(1)边缘伸入隔板定位环槽(92)中,两瓣模(9)的顶层和底层分别开设用于定位上镶块(6)和下镶块(7)的镶块定位凸环(93),上镶块(6)和下镶块(7)沿径向分别夹在镶块定位凸环(93)中。
4.采用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制成的齿轮箱弹性支撑,由中心开有大开孔(11)的隔板(1)与橡胶层(2)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最上层的隔板(1)和最下层的隔板(1)上开有小工艺孔(12),小工艺孔(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大开孔(11)外侧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箱弹性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工艺孔(12)的数量为2~12个,且孔径为8-30mm,最上层的隔板(1)和最下层的隔板(1)之间的隔板(1)均不开设小工艺孔(12)。
6.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弹性支撑的制作方法中使用的高压模具,包括注胶筒(3)、中模(4)、底模(5)、上镶块(6)和下镶块(7),注胶筒(3)上具有用于胶料压入的注胶塞(31),隔板(1)置于中模(4)中且设置在上镶块(6)和下镶块(7)之间,在上镶块(6)和下镶块(7)上均开设用于排出多余的胶料和注胶过程中混杂的空气的溢胶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5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