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云数据的生成及实时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1155.3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6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池鹏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T7/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生成 实时 显示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点云数据的生成及实时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相邻拍摄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调整为满足双目立体匹配条件的第一变换图像帧和第二变换图像帧;根据所述第一变换图像帧和所述第二变换图像帧,计算与第一变换图像帧对应的视差图,并根据所述视差图,计算与所述第一变换图像帧对应的深度图;根据所述深度图以及所述第一变换图像帧,计算与所述第一图像帧对应的点云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时动态地生成整个场景的三维点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云数据的生成及实时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拍摄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航拍无人机,可快速采集地面影像图,实现全自动化的三维建模,输出DSM(Digital Surface Model,数字表面模型)以及DOM(DigitalOrthophoto Map,数字正向影像图)等成果。
现有技术中,图像处理设备需要首先获取与航拍无人机所采集的设定场景下的地面影像图,并生成与地面影像图对应的深度图,基于该深度图以及其位置信息,生成该场景下的点云数据,并进而生成相应的DSM以及DOM。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点云数据的计算方法计算量大、计算复杂,无法实时动态地生成整个场景的三维点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点云数据的生成及实时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实时动态地生成整个场景的三维点云。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云数据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相邻拍摄的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并将所述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调整为满足双目立体匹配条件的第一变换图像帧和第二变换图像帧;
根据所述第一变换图像帧和所述第二变换图像帧,计算与第一变换图像帧对应的视差图,并根据所述视差图,计算与所述第一变换图像帧对应的深度图;
根据所述深度图以及所述第一变换图像帧,计算与所述第一图像帧对应的点云数据。
可选的,将所述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调整为满足双目立体匹配条件的第一变换图像帧和第二变换图像帧,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与所述第二图像帧处于同一直线上,则将所述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调整为满足双目立体匹配条件的第一变换图像帧和第二变换图像帧。
可选的,所述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为无人机沿设定航线飞行时所拍摄得到的图像帧;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与所述第二图像帧处于同一直线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图像帧对应的第一旋转矩阵,以及与所述第二图像帧对应的第二旋转矩阵;
计算与所述第一旋转矩阵对应的第一偏航角,以及与所述第二旋转矩阵对应的第二偏航角;
如果所述第一偏航角与所述第二偏航角之间的差异值在预设的差异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一图像帧与所述第二图像帧处于同一直线。
可选的,将所述第一图像帧和第二图像帧调整为满足双目立体匹配条件的第一变换图像帧和第二变换图像帧,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帧对应的第一旋转矩阵、所述第二图像帧对应的第二旋转矩阵及对极几何原理,计算目标旋转矩阵;
根据所述目标旋转矩阵,计算与所述第一图像帧对应的第一新相机投影矩阵,以及所述第二图像帧对应的第二新相机投影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新相机投影矩阵计算第一矫正变换矩阵,根据所述第二新相机投影矩阵计算第二矫正变换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1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