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外壳、电子设备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2187.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8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延顺;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G02F1/15;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善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0 | 代理人: | 康艳青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外壳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外壳、电子设备外壳的制造方法及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外壳包括:透明基壳;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透明基壳内表面上;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内侧;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变色层内侧;其中,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具有不同的电压时,所述变色层显现不同颜色。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于电致变色的原理,使电子设备外壳能够基于电压的控制来显现不同的颜色,从而提升了电子设备外壳的色彩效果。通过动态电性控制实现电子设备外壳的动态变色,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外壳、电子设备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外壳通常采用技术、塑料、高分子材料等硬质材料制成,具有固定的外形与颜色。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科技化发展,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功能,而是越来越重视电子设备外观、形状乃至颜色的设计。
对于人机互动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可控制程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对于外观的智能控制,也成为了电子设备需要实现的需求之一。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外壳、电子设备外壳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外壳,包括:
透明基壳;
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透明基壳内表面上;
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内侧;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变色层内侧;
其中,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具有不同的电压时,所述变色层显现不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分别由相同形状和数量的多个电极片构成;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各电极片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各电极片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至少其中之一,连接有受控开关;
所述受控开关,用于通过开关状态的切换,切换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外壳还包括:
控制组件,与所述受控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受控开关的状态;
其中,在所述受控开关导通时,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中各相对的电极片之间具有电压差;在所述受控开关断开时,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中各相对的电极片之间不具有电压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色层由电致变色材料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层为第二透明电极层;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由氧化铟锡材料构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外壳的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透明基壳;
在所述透明基壳的内侧表面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内侧表面形成变色层;
在所述变色层的内侧表面形成第二电极层;其中,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具有不同的电压时,所述变色层显现不同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透明基壳的内侧表面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包括:通过离子溅射在所述透明基壳上,沉积氧化铟锡,形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