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法和在检测双酚A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5448.9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祥;刘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8F226/06 | 分类号: | C08F226/06;C08F222/14;C08J9/28;G01N21/64;C08L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鑫;韩蕾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及其 制法 检测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柠檬酸溶于水中,然后与乙二胺进行加热反应;反应获得的产物纯化后得到氨基功能化的碳点;
氨基功能化的碳点、双酚A和功能性单体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氮吹,氮吹后进行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双酚A,干燥得到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柠檬酸与所述乙二胺的用量比为(0.1~3)g:(0.1~2)ml;
优选地,柠檬酸溶于水后与乙二胺进行加热反应得到的产物进行纯化的方法包括:
应结束后冷却并加入石油醚进行离心,离心的沉淀产物再加入乙醇进行离心,得到的离心沉淀产物加水溶解后烘干得到氨基功能化的碳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功能化的碳点、所述双酚A、所述功能性单体、所述交联剂和所述引发剂的用量比为(10~40)mg:(80~500)mg:(150~600)μL:(200~650)μL:(10~200)m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液包括乙醇;
优选地,所述功能性单体包括4-乙烯基吡啶;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柠檬酸溶于水后与乙二胺进行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40℃,反应时间为2~8h;氮吹后进行加热反应的温度为25~75℃,反应时间为10~30h;
优选地,氮吹的时间为30min;
优选地,除去双酚A的具体操作为:
反应结束后进行离心得到离心沉淀产物,采用乙醇洗脱离心沉淀产物除去双酚A,直至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上检测不到离心清液中双酚A的存在为止。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获得的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
7.权利要求6所述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荧光探针在检测双酚A中的应用。
8.一种检测双酚A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6所述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双酚A溶液中,进行荧光淬灭反应,根据检测的荧光强度与双酚A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标准曲线;
将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加入到待测品溶液中进行荧光猝灭反应,获得荧光强度;
通过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待测品溶液中双酚A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荧光淬灭反应时,反应体系中,所述碳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浓度为20~30μg/mL;
优选地,进行荧光淬灭反应时,反应体系的pH值为7;反应时间至少为3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进行荧光淬灭反应时,所述双酚A浓度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2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4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热管阵列真空超导电暖气
- 下一篇:一种用于造纸成型网的W形绑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