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5950.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魏小春;张晓伟;原玉香;王志勇;赵艳艳;杨双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A01C1/00;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白菜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育种方法以黄芯春大白菜、山地王2号大白菜和CR‑福将大白菜为亲本,通过杂交、筛选,得到基因型为RCrr1aCrr1aRCrr3 Crr3RCRcCRc的抗性位点纯合单株,获得白菜新品种。本发明通过基因聚合手段,将根肿病抗性基因Crr1a、Crr3和CRc聚合到大白菜中,实现持久抗性。同时本发明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抗病性进行选择,不受植株生长发育时期和环境条件的限制,降低了误选目的基因的可能性,显著提高了目标性状选择的准确性和抗病育种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大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pekinensi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的常见蔬菜,种植和分布面积广,是我国菜篮子中的重要蔬菜。近年来,由于芸薹根肿菌的侵染,大白菜根肿病频发,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危害面积日益扩大,导致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了极大影响。由于根肿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长,携带休眠孢子的土壤很容易导致病害的持续发生,而且利用农业、化学和生物等防治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肿病的防治问题,所以,培育抗根肿病的大白菜新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佳方法。
目前根肿病防治中最难克服的问题之一是在种植过程中根肿菌生理小种会发生变化,多年种植单一的抗病品种,最后会使得抗病品种抗性丧失,这主要是由于根肿菌大多混生,繁殖力超强,在繁殖过程变迅速积累了一些变异,随着某一抗病品种的长期种植,土壤中优势生理小种种群数量降低,而混生的其他生理小种或变异的生理小种则逐渐成为新的优势种群。由于抗病基因与不同生理小种存在对应关系,从而造成抗病品种抗病性丧失,给抗病育种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对根肿菌具有持久抗性的大白菜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大白菜对根肿菌具有持久抗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白菜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黄芯春大白菜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培育得到携带Crr1a纯合抗性基因的小孢子培养DH系,作为第一亲本;
对山地王2号大白菜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培育得到携带Crr3纯合抗性基因的小孢子培养DH系,作为第二亲本;
对CR-福将大白菜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培育得到携带CRc纯合抗性基因的小孢子培养DH系,作为第三亲本;
2)以第一亲本为母本,第二亲本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第一F1代种子;
3)将所述第一F1代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得到第一F2代种子,将所述第一F2代种子种植后,筛选基因型为RCrr1aRCrr1aRCrr3RCrr3的抗性位点纯合单株,得到第四亲本;
4)以第四亲本为母本,第三亲本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第二F1代种子;
5)将所述第二F1代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得到第二F2代种子,将所述第二F2代种子种植后,筛选基因型为RCrr1aCrr1aRCrr3 Crr3RCRcCRc的抗性位点纯合单株,得到白菜新品种。
优选的,步骤3)中利用PCR扩增对根肿病抗性位点检测和根肿病抗性鉴定,筛选得到基因型为RCrr1aRCrr1aRCrr3RCrr3的抗性位点纯合单株;所述根肿病抗性位点检测包括Crr1a抗性位点检测和Crr3抗性位点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超声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识别农作物与草的除草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