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的聚合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5957.1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小春;原玉香;张晓伟;杨双娟;赵艳艳;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肿病 耐抽薹 大白菜 聚合 育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的聚合育种方法,属于大白菜育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将携带抗根肿病基因的两种亲本Y1031‑1(Crr3)、Y903‑1(CRb)杂交后、自交,将自交后材料与携带Crr1a纯合根肿病抗性基因和纯合耐抽薹BrFLC1GG基因的14CR514‑16(Crr1a+BrFLC1GG)材料杂交,获得的纯合材料为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筛选的过程中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选育纯合材料,所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目标性状选择的准确性和抗病育种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白菜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的聚合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大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pekinensi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中的常见蔬菜,种植和分布面积广,是我国菜篮子中的重要蔬菜。大白菜为两性花,异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由于芸薹根肿菌的侵染,大白菜根肿病频发,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危害面积日益扩大,导致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了极大影响,根肿病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该病现已成为大白菜育种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由于根肿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长,携带休眠孢子的土壤很容易导致病害的持续发生,而且利用农业、化学和生物等防治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肿病的防治问题,所以,培育抗根肿病的大白菜新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佳方法。
根肿病生理小种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情况,这是每个根肿病研究者都不容小觑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根肿病防治中最难克服的问题之一。多年种植单一的抗病品种,最后会使得抗病品种抗性丧失,这主要是由于根肿菌大多混生,繁殖力超强,在繁殖过程会迅速积累一些变异,随着某一抗病品种的长期种植,土壤中优势生理小种种群数量降低,而混生的其他生理小种或变异的生理小种则逐渐成为新的优势种群,由于抗病基因与不同生理小种存在对应关系,从而造成抗病品种抗病性丧失,给抗病育种带来了极大挑战。这也提醒我们需要掌握其变化规律,根据其规律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抗病品种,减少根肿病的危害。
先期抽薹现象在我国春季大白菜及冷凉地区春夏白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后果主要是抑制白菜叶片中营养物质积累,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大白菜抽薹开花是受复杂基因网络调控的数量性状,并且该网络中的很多基因都受表观遗传水平上的调控。
目前尚没有一种快速高效的抗根肿病和耐抽薹大白菜的选育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的聚合育种方法,所述方法将携带抗根肿病基因的两种亲本Y1031-1(Crr3)、Y903-1(CRb)杂交后、自交,将自交后材料与携带Crr1a纯合根肿病抗性基因和纯合耐抽薹BrFLC1GG基因的14CR514-16(Crr1a+BrFLC1GG)材料杂交,获得的纯合材料为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筛选的过程中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选育纯合材料,所述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目标性状选择的准确性和抗病育种工作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抗根肿病耐抽薹大白菜的聚合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Y1031-1(Crr3)为母本,以Y903-1(CRb)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基因型为RCrr3-RCRb-的F1真杂种;将所述基因型为RCrr3-RCRb-的F1真杂种自交,利用分子标记筛选获得基因型为RCrr3RCrr3RCRbRCRb的F2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苯乙烯精馏阻聚剂单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上肢康复的手臂托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