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零部件组装构造和自动组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6060.0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大塚裕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部件 组装 构造 自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组装构造和自动组装系统。零部件组装构造具备:第1零部件,其具有设有卡合片的弹性柱;和第2零部件,其具有供卡合片卡合的缺口,卡合片具有:第1突出部,其向弹性柱的侧方突出;和第2突出部,其向与第1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突出,缺口具有:第1缘部,其在第1零部件和第2零部件的组装后与第1突出部相对;和第2缘部,其在第1零部件和第2零部件的组装后与第2突出部的局部相对且使第2突出部的剩余部分开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部件组装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防脱功能的零部件组装构造和自动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工具自由且能够使零部件彼此简单地组装,因此利用卡扣装配的零部件组装被广泛地采用。图7A示出了现有的卡扣装配。对于卡扣装配,其具备:第1零部件72,其具有设有卡合片70的弹性柱71;和第2零部件74,其具有供卡合片70卡合的缺口73;卡合片70向弹性柱71的侧方突出,缺口73具有与卡合片70相对的缘部75。作为该零部件组装技术,例如下述的文献是公知的。
在日本特开平9-28021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单触接头,该单触接头将引导销插入引导孔,克服用于紧固嵌合雌构件的环形弹簧的压缩力而使引导销通孔扩开,使嵌合雌构件嵌合并卡定于引导销的卡定台阶部。
在日本特开平2016-1804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备:齿轮,其由突出设置于第1基部构件的固定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和第2基部构件,其以覆盖齿轮的方式与第1基部构件相对地设置,在第1基部构件设有使齿轮卡定而防止其脱落并且卡定于第2基部构件的卡定片。
在日本特开2009-18032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卡扣装配,对于具有腿部和卡定头部的卡扣片隔着变形用间隙而对称地配置的卡扣装配,在卡扣片的顶端部设有使变形用间隙局部地扩大的间隙扩大部。
发明内容
利用卡扣装配的零部件组装虽然组装作业性良好,但不能够如利用螺纹紧固等进行的零部件组装那样使零部件完全地固定,因此在向零部件施加力时,存在卡扣装配脱落的可能性。图7B和图7C示出了现有的卡扣装配脱落的情况。力矩相对于卡扣装配作用的位置如图7C所示那样存在弹性柱71的根部71a和卡合片70的勾挂部分70a这两个部位,因此当力向使第2零部件74脱离的方向作用时,弹性柱71倾倒,从而卡扣装配脱落。上述问题特别是在传递振动、冲击等的装置,例如控制机床的数值控制装置的壳体、电路板、散热器等的零部件组装中容易出现。
卡扣装配以外还有各种组装方法,但如下表所示,由于组装作业性和零部件之间的卡合强度(构造强度)是折衷的,因此期望一种兼顾组装作业性和零部件之间的卡合强度的零部件组装构造。特别是在利用机器人进行的自动组装中组装作业性成为重要的观点。
因此,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至少具备防脱功能的零部件组装技术为目的。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零部件组装构造,该零部件组装构造具备:第1零部件,其具有设有卡合片的弹性柱;和第2零部件,其具有供卡合片卡合的缺口,卡合片具有:第1突出部,其向弹性柱的侧方突出;和第2突出部,其向与第1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突出,缺口具有:第1缘部,其在第1零部件和第2零部件的组装后与第1突出部相对;和第2缘部,其在第1零部件和第2零部件的组装后与第2突出部的局部相对且使第2突出部的剩余部分开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零部件组装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缺口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零部件组装构造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6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