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及电芯卷绕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98586.2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6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霞;赵文俊;杨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7;G01R31/385;G01R31/52;G01B11/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煜;林永协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形 检测 一体化 输送 装置 卷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及电芯卷绕机,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具有加工工位,且其包括机架和设于加工工位处的整形单元和短路检测单元,整形单元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压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压板移动,短路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电极组件安装在机架上,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压板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电极组件移动。及设有该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及电芯卷绕机,该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及电芯卷绕机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还涉及设置有该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的电芯卷绕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电池电芯的卷制主要由电芯卷绕机完成,电芯卷绕机通过将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按照一定的次序层叠后再进行卷绕、贴终止胶处理以形成电芯。而电芯在被卷制出后,还需要进行各种检测以防止不良品电芯参与后续的生产加工,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并保证产出的电池能够符合使用要求。其中,电池的检测通常包括短路检测、极耳翻折检测和对齐度检测等,此外,对于方形电芯而言,其在被卷制出后还需要进行整形处理。
目前,方形电芯卷绕机对电芯的整形和短路检测是独立分开处理的,其处理方式为:先由整形装置将卷制出的电芯直接从方形电芯卷绕机的卷绕装置上取下,随后对电芯进行整形,并将整形后的电芯输出至后一级装置进行电芯的短路检测。然而,通过上述处理方式可知,由于电芯的整形和短路检测无法同时处理,导致电芯的整个生产周期被拉长,从而使得方形电芯卷绕机的生产效率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能同时对电芯进行整形和短路检测的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的电芯卷绕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该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具有加工工位,其中,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整形单元和短路检测单元,整形单元设置在加工工位处,整形单元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压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压板移动,短路检测单元设置在加工工位处,短路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电极组件安装在机架上,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压板上,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电极组件移动。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当整形单元在对电芯进行压紧、整形过程中,短路检测单元能够对整形过程中的电芯进行短路检测,从而使得电芯的整形及短路检测能够同时进行,有效的提高了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的生产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整形单元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压板和机架之间;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滚珠丝杠,电机驱动滚珠丝杠的丝杠转动,丝杠沿第一方向延伸,滚珠丝杠的螺母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第一压板上设置有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压板上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
由上可见,压力传感器能够配合第一驱动机构对电芯进行整形,从而防止整形过程中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电芯造成过度挤压,以避免电芯受损;而采用电机和滚珠丝杠的组合机构作为第一驱动机构,使得第二压板能够具有较高的移动精度,从而避免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电芯进行过度挤压;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设置加热组件,使得整形单元能够兼具冷压和热压两种加工方式,从而提高了电芯整形检测一体化输送装置的适用范围。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短路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电极组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二电极组件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8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机器人的履带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断路器防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