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9963.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5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邢耀文;丁世豪;桂夏辉;曹亦俊;魏立勇;车涛;田立新;孟凡彩;佟顺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5/62;B03D1/02;B0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分选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属于煤泥分选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复杂、处理能力小、产品错配物含量高以及不能满足煤泥连续性分选回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煤泥搅拌桶、分级旋流器、第一矿浆预处理器和三产品水力浮选机;煤泥搅拌桶通过第一渣浆泵与分级旋流器连接,分级旋流器通过第二渣浆泵与第一矿浆预处理器连接,第一矿浆预处理器与三产品水力浮选机连接。本发明通过在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内对2~0.25mm粗颗粒煤泥进行流化分选,获得精煤、中煤和尾煤,在浮选柱内对0.25~0mm的细颗粒煤泥进行逆流分选,获得精煤和中煤,既满足了对粗细煤泥的精细化回收,又满足对煤炭资源的梯度化利用,实现了经济资源效益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泥分选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柱,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主体地位不可动摇。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及机械化采煤与重介质选煤的快速发展,我国煤泥难分选问题进一步凸显,呈现出微细化、高灰分、连生体含量大等特点。传统的煤泥分选存在回收能力弱、尺度效应强、可浮性非均匀性变化等问题,都对煤泥分选工艺与设备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选煤厂按粒度大小对煤泥进行分级处理,将介于2~0.25mm粒级的煤泥称为粗煤泥,通过TBS(Teetered Bed Separator,干扰床分选机)、螺旋分选机进行分选;将0~0.25mm粒级的煤泥称为细煤泥,通过浮选机、浮选柱进行回收。粗煤泥分选通常按密度进行,在沉降过程中存在“等沉”现象,即低比重粗粒精煤与高比重细粒矸石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不利于分层;细煤泥分选通常按疏水性差异进行,在浮选过程中存在“跑粗”现象,即疏水性好的粗颗粒精煤易受自身重力与矿浆扰动作用从气泡表面脱落,损失在底流中。此外在实际分选过程中,分级旋流器分级效果难以控制、煤泥分选系统工艺复杂、传统两产品煤泥分选设备难以满足煤质条件的恶化与中煤连生体增多的现状。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工艺简单、煤泥回收能力强、煤质适应性好、分选精度高,尤其适应于粗颗粒煤泥分选,含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的分选设备与分选工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用以解决现有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复杂、处理能力小、产品错配物含量高以及不能满足煤泥连续性分选回收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包括煤泥搅拌桶、分级旋流器、第一矿浆预处理器和三产品水力浮选机;煤泥搅拌桶通过第一渣浆泵与分级旋流器连接,分级旋流器通过第二渣浆泵与第一矿浆预处理器连接,第一矿浆预处理器与三产品水力浮选机连接。
进一步,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还包括第二矿浆预处理器和浮选柱;第二矿浆预处理器通过第三渣浆泵与所述分级旋流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分级旋流器的底流口与第一矿浆预处理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分级旋流器的溢流口与第二矿浆预处理器的入料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对粗颗粒煤泥进行分选,且能够分选出精煤、中煤和尾煤;所述浮选柱对细颗粒煤泥进行分选,且能够分选出精煤和中煤。
进一步,所述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流化水单元;
第一柱体的底部设置有尾煤脱水锥,第二柱体的底部设置有中煤脱水锥,第二柱体的顶部设置有精矿口;
流化水单元包括第一流化水口和第二流化水口;第一流化水口与尾煤脱水锥连接,第二流化水口与中煤脱水锥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工艺,采用上述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所述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工艺步骤包括:
步骤1:煤泥搅拌、分级;
将入选煤泥供入煤泥搅拌桶进行搅拌,并供入分级旋流器进行分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9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