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0134.3 | 申请日: | 202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彭韬;杨俊;冯伟;杨长安;吴家茂;曹乐;张信宝;姜秀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H7/02 | 分类号: | E04H7/02;E04B1/66;E04B1/58;E03B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梁伟东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低成本 快速 装配式 智能 灌溉 蓄水池 | ||
1.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包括环形的蓄水池框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框架(13)是可拆卸结构,该蓄水池框架(13)内铺设有防水膜(1),并且在蓄水池框架(13)上安装有水位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框架(13)包括钢丝网架(2)、转角连接立柱(3)、横梁(5)、保护外罩(6)、可控出水管(11),所述转角连接立柱(3)垂直设置,两转角连接立柱(3)之间通过横梁(5)首尾相互连接成闭环结构,所述转角连接立柱(3)的内侧设置有钢丝网架(2),外侧设置有保护外罩(6),所述可控出水管(11)与蓄水池框架(13)的底侧内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框架(13)还包括平面连接立柱(4),该平面连接立柱(4)位于两转角连接立柱(3)之间,通过横梁(5)与转角连接立柱(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立柱(3)至少为3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框架(13)上还设置有加强筋(8)或/和三角形加固块,所述加强筋(8)的两端分别与蓄水池框架转角的两边连接,所述三角形加固块设置在蓄水池框架(13)的转角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框架(13)的顶部设有栅栏盖(12),一侧上部设置有可控进水管(1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架(2)由网架(21)、钢丝网(22)、安装孔(23)组成,所述钢丝网(22)周边设置有网架(21),该网架(21)上间距开有安装孔(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连接立柱(3)包括水池立柱(31)、连接耳(32)、螺栓孔(33)、立柱堵头(9),所述水池立柱(3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立柱堵头(9),该水池立柱(31)上间距呈角度设置有两组对应的连接耳(32),该连接耳(32)上开有螺栓孔(33),两对应的所述连接耳(32)夹角为60°~12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连接立柱(4)包括水池立柱(31)、连接耳(32)、螺栓孔(33)、立柱堵头(9),所述水池立柱(3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立柱堵头(9),该水池立柱(31)上左、右两侧或前、后两侧分别间距设置有连接耳(32),该连接耳(32)上开有螺栓孔(3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山区低成本快速装配式智能灌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计(7)包括太阳能电池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01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