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04532.2 | 申请日: | 202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坤;高连如;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宁坤 |
主分类号: | A61D7/04 | 分类号: | A61D7/04;A61D1/00;A6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鼠 心肌梗死 模型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快速制作方法,小鼠经诱导麻醉后,呼吸面罩持续麻醉,于左前胸钝性分离胸大肌胸小肌及第3、4肋间打开胸腔,通过术者拇指、食指、中指循环配合操作将小鼠心脏游离端挤出胸腔结扎左心室前降支;本方法制作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未进行气管插管,手术用时30‑60秒,胸腔开放时间15‑30秒,在关胸时通过术者操作手法挤压出胸腔空气,保持胸腔负压,小鼠自主呼吸无影响,无气胸和呼吸困难,术后脱离麻醉50‑90秒即解除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本方法缩短了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时间,提高大规模使用小鼠心肌梗死模型时实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快速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危急事件,科研人员研究心肌梗死病因、病理等发病机制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础研究中,动物心肌梗死模型被广泛应用,在制作动物心肌梗死模型中可用的动物有猴、猪、狗、兔、大鼠、小鼠等动物,其中小鼠繁殖力强、易于饲养、价格低廉、占用空间少、操作简便,以及小鼠染色体在进化的过程中保留了人类同线性基因群,小鼠基因在一定程度与人类基因同源性强,因此在基础研究中使用小鼠作为心肌梗死模型动物也更为广泛。
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有药物法、微创法、电刺激法、电凝烧灼法、冷冻法、左心室前降支结扎法;药物法是把异丙基肾上腺素经静脉滴注或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通过药物作用造成冠状动脉痉挛而促使心肌发生梗死,但由于药物的广泛作用、应用的剂量及个体对药物敏感性等差异,该方法所造成的梗死灶则常较为弥散,所制备的心肌梗死模型的病理变化过程也与心肌梗死的病理变化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不便于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后期评价,该方法研究的可靠性也相对较低已经较少使用;微创法是在对动物行冠状动脉造影基础上,经造影管用泛影葡胺把明胶海绵栓子推注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从而栓塞完成模型制作,小鼠由于动脉管径较细而介入操作难度极大,实验成本较高而不宜使用本法;电刺激法是在动物呼吸机辅助下,剪切开胸廓暴露心脏,使用可控微电流刺激血管外膜导致血管内膜受损,激活血小板诱发凝血过程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因产生的血栓可控性差、引起其他部位产生血栓,并发症多;电凝烧灼法是在动物呼吸机辅助下,剪切开胸廓暴露心脏,应用小高频刀的电灼电极电凝烧灼左心室前降支深部导致心肌梗死,本方法是因超因超高温条件下导致的心肌损伤坏死,而并非心肌缺血性坏死,该造模过程与心肌梗死自然发病过程存在较大差异,烧灼区域炎症反应较为强烈,后期处理步繁杂,且因小鼠胸腔开口较小,小鼠心博较快,操作难度大;冷冻法是在动物呼吸机辅助下,剪切开胸廓暴露心脏,将金属棒置于液氮中数分钟后取出,金属棒顶端触碰小鼠前降支致前降支冻结损伤阻断血流形成心肌梗死,本方法需要开胸伤口较大,炎症反应强,为达到冷冻效果经常要反复冷冻,耗时长,冷冻程度不一、冷冻范围不一,造成心梗模型一致性差,左心室前降支周围心肌损伤大,易造成心律失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宁坤,未经张宁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4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畸颊面管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抗皱改性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